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火成岩缝洞储集层压后气体分阶段流动特征的研究,应用测井信息定量表征气体流量主控因素,提出一种火成岩缝洞储集层参数相互弥补评价模型预测压后天然气日产量的方法。该方法以描述可压缩流体流动的Hagen?Poiseuille定律为基础,根据火成岩缝洞储集层压后气体在不同流动阶段的路径不同特征,明确火成岩缝洞储集层压后天然气日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基质孔隙和裂缝网络及二者匹配关系,建立基质孔隙、裂缝网络及岩性体厚度相互弥补评价模型,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确定出模型中各储层参数对日产量的贡献因子,最终实现火成岩缝洞储集层压后测井产量预测。将此方法应用于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石炭系火成岩缝洞储集层,预测结果与实际试气结果吻合较好,为火成岩缝洞储集层试气选层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岩石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凸起二叠系梧桐沟组一段碎屑岩储层的特征,分析了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北三台凸起二叠系梧桐沟组一段储层以岩屑砂岩为主,碎屑成分主要为火成岩岩屑,具有低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等特征;储层类型为中孔低渗型,主要发育粒间溶孔,孔隙大小中等,喉道偏细。沉积相是影响研究区内储层物性的基本因素,控制着储层物性的横向展布;压实作用是研究区内对储层物性破坏性最强的成岩作用,是使储层物性损失的主要因素;胶结作用是使储层物性损失的次要因素;溶蚀作用是研究区内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是影响北三台凸起梧桐沟组一段碎屑岩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富集条件及有利勘探领域预测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的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截至2002年底,在盆地西北缘、东部和腹部共发现了5个含石炭系油藏的油田和1个气田。石炭系的储层主要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储集相带是近火山口的熔岩流亚相,次为爆发相,再次为火山重力流亚相。准噶尔盆地探明的石炭系油藏,多数受断裂活动的控制,可以划分为三类:断块油气藏、断裂—岩性油气藏和背斜油气藏。主要的储盖组合是以石炭系火山岩为储层,二叠系和三叠系泥岩为盖层。此外,该文总结了准噶尔盆地内石炭系油气富集规律,并评价出“7个区带”为有利勘探远景区。  相似文献   
4.
储层岩性识别是火山岩油气藏勘探的基础。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典型井的岩心观察,结合对岩石薄片及测井资料的详细分析,总结了火山岩的测井响应特征,提出了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方法。 该方法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岩性,再应用成像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的结构及构造,其中自然伽马、密度和声波时差是对火山岩岩性识别较有利的 3 种测井资料。 利用 GR-R t /AC 交会图可有效区分火山岩与沉积岩,在此基础上根据 GR-DEN 交会图与 GR-AC 交会图可区分出火山岩类型,最后结合成像测井图( FMI )可进一步识别火山岩的结构及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5.
碎屑岩低渗透储层评价机制包括沉积类型和低渗储层岩石特征评价。在地震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物源、沉积相和岩石储层特征等对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凸起二叠系芦草沟组低渗透储层开展了研究。研究表明:芦草沟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滨浅湖2 种亚相,其物源来自北部北三台凸起、南部博格达山;芦草沟组分为2 段,其中芦草沟组一段分布范围有限,属填平补齐,芦草沟组二段分布范围较大,沉积厚度约占据整个芦草沟组的2/3。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空间类型等研究,认为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属于中-低孔、低渗储层。根据沉积相类型和低渗透储层岩石特征对芦草沟组作出了综合评价,有利储层的分布与沉积相展布密切相关,优质储层主要发育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相似文献   
6.
张兆辉  杜社宽  陈华勇  于红果 《石油学报》2018,39(10):1130-1140
火山岩油气藏与裂缝有关,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建立了火山岩裂缝的定量表征方法,对滴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裂缝"点"、"线"、"面"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精细解释了岩性和裂缝,并确定了裂缝参数的计算方法,获得了裂缝发育程度及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中-高角度构造缝是石炭系主要裂缝类型;基性熔岩和酸性侵入岩中裂缝发育率、裂缝层密度明显高于角砾岩和凝灰岩,是裂缝发育的主要场所;单层厚度小于15 m,裂缝易发育,呈现"单段式"发育模式,裂缝层密度大、裂缝发育率高;单层厚度大于15 m,裂缝较难发育,且集中分布在岩性体顶部和底部,呈现"三段式"或"二段式"发育模式,整体裂缝层密度小、裂缝发育率低,但局部高;风化壳可以促进紧邻岩性体中裂缝发育,改变发育模式。裂缝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石炭系风化壳顶面以下250 m内,且向深部裂缝发育程度逐渐减小,而平面上断层附近是裂缝层密度、裂缝发育率的高值区,且沿断层呈趋势分布。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阜康断裂带及其周缘发育典型的复合含油气系统,油气成因复杂,给成藏规律认识和勘探部署带来了不确定性。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系统报道了研究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并讨论了其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原油具有相似的山峰型C20-C21-C23三环萜烷及上升型C27-C28-C29甾烷分布特征。尽管如此,结合其他一些地球化学参数,主要是碳同位素和Pr/Ph值,仍可将研究区原油分为3类。其中,Ⅰ类原油在整个研究区都有分布,源自二叠系芦草沟组(平地泉组),典型地球化学特征为δ13C值小于-28‰,Pr/Ph值低于2;Ⅱ类原油来自石炭系,混有二叠系的贡献,主要分布于北三台凸起西部与吉木萨尔凹陷J15井区,典型地球化学特征是δ13C值大于-28‰,Pr/Ph值为1.7~2.5;Ⅲ类原油分布在西泉鼻隆南斜坡和三台凸起西斜坡,为来自侏罗系与二叠系的混源油,δ13C值为-29‰^-26.5‰,Pr/Ph值大于2.5。它们的分布及成因表现为典型的源控特征。据此,建议对研究区的勘探应以烃源岩分布为基础,在隆起及稳定的构造环境寻找大中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8.
深入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新近系沙湾组油藏特征和成藏要素后指出,该凸起中东部沙湾组油藏类型主要为断块、断块-岩性型稀油油藏,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在沙二段;西北部主要为岩性稠油油藏,数量少、规模较大,主要分布于沙一段;沙二段砂体、断裂及圈闭是其成藏主控因素,沙一段岩性圈闭是其成藏关键因素;沙二段砂体主要发育在坡折带附近,其顶部薄砂体控藏特点表现突出;控藏断裂为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张性正断裂,它有效沟通了沙湾凹陷侏罗系油源和红车断裂带深层圈闭,同时又起遮挡作用;该组油源主要为沙湾凹陷侏罗系生油岩,其次有深层油藏向上再调整原油的混入,成藏期在第四纪。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成藏模式分析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可分为构造样式与地质结构不同的3段:红山嘴-车排子断裂带、克拉玛依―百口泉断裂带和乌尔禾―夏子街断裂带。指出构造分段性造成了油气成藏的分段性、分期性和不同的成藏模式:成藏时间表现为北早南晚,构造导致的上气藏调整也具有北早南晚的特征;不同构造带具有不同的成藏模式,可概括为乌夏断裂带源内早期成藏垂向运聚模式、克百断裂带源内(或近源)垂向运聚早期成藏晚期调整模式、红-车断裂带近源侧向运聚与垂向分配模式、中拐凸起远源侧向晚期运聚模式和斜坡区近源侧向晚期运聚气侵模式。  相似文献   
10.
油藏描述技术在克拉玛依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五区南油藏上二叠统乌尔禾组为实例,用二维地震资料进行油藏描述。以油藏框架描述为基础,从工区中选出26条过井多、质量高的二维地震剖面,在斯伦贝谢公司的CHARISMA和CGG公司的INTEGRAL勘探工作站上进行了精细的解释,并综合应用地震、测井、钻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描述构造、地层沉积、横向追踪抽气层、反演绝对波阻抗剖面和孔隙度剖面,研究孔隙度平面变化,利用地震多种信息和绝对波阻抗剖面确定气油界面和油水界面。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与钻探结果是符合的,说明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用二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油藏描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