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区域构造应力场、营潍断裂右旋走滑扭动、重力差异压实、热沉降以及地幔拆沉引起的均衡调整作用共同控制和影响了渤海浅层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构造变形和沉降沉积中心的形成。渤海新生代叠加复合的盆地性质和强烈的新构造运动与周边板块活动的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浅层圈闭在渤海油气勘探中占据重要地位,晚期断层对渤海浅层大油气田的分布起控制作用,不同类型浅层背斜圈闭对油气富集程度也有重要影响,据此归纳出两种基本油气运聚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南海某勘探区目前存在的地球物理问题,选取了27块岩心,设计了针对样品岩石骨架、饱和流体(水,油和气)、变温变压以及变饱和度等四种类型实验,进行了岩石物理测试。得到P型、S型以及C型组合参数等3类岩石物理数据。利用测试的岩石物理数据,分析了该区岩石物理参数受温度、压力等地层环境的影响,明确了该区流体类型对岩石物理参数的影响情况,并建立了该区岩石物理参数对流体的敏感性序列,讨论了不同流体饱和度对岩石物理参数的影响,最终建立了该区岩石物理参数模板,为该区储层预测和油气检测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影响渤海海域深部碎屑岩储层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指出了有利于孔隙保存的条件.选择适用的预测方法和参数,对埋深2000~5000m的碎屑岩储层孔隙分布特征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武文来  印兴耀 《石油物探》2008,47(3):235-243
从孔隙介质理论出发,通过Gassmann理论分析,综合考虑岩石孔隙度、泥质含量、流体类型、应力、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了QHD326油田的地震波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孔隙及孔隙流体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根据QHD326油田的地层条件以及不同流体相态下岩石的纵、横波速度和密度等岩心测试数据,通过对叠前正演结果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分析,总结了岩石物理参数与地球物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区域构造应力场、营潍断裂右旋走滑扭动、重力差异压实、热沉降以及地幔拆沉引起的均衡调整作用共同控制和影响了渤海浅层上第三系和第四系的构造变形和沉降沉积中心的形成。渤海新生代叠加复合的盆地性质和强烈的新构造运动与周边板块活动的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浅层圈闭在渤海油气勘探中占据重要地位,晚期断层对渤海浅层大油气田的分布起控制作用,不同类型浅层背斜圈闭对油气富集程度也有重要影响,据此归纳出两种基本油气运聚模式。  相似文献   
6.
综合分析各种地质、地球化学和地震资料并结合动态模拟技术,探讨了歧南断阶带的温度压力场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歧南断阶带经历过多期复杂的热事件,古地温梯度明显高于现今地温梯度,热流体活动强烈。现今剖面压力系统由浅部正常压力、中部弱超压和深部强超压3个部分组成,断层的发育特征对超压的分布具明显且重要的控制作用;古压力场的演化经历了原始积累、部分释放、缓慢再积累和快速再积累4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歧南断阶带的成岩-孔隙演化模式表明,研究区内特定的成岩-孔隙演化史有利于深层沙河街组二段砂岩孔隙的保存.这一演化史的典型特征包括:储层深埋时间短;烃类流体侵入砂岩孔隙较早;快速埋藏期间的超压流体活动;碳酸盐胶结不普遍;石英的压溶作用受到抑制.各成岩动力学过程与孔隙演化之间的时空组合是导致研究区深部发育砂岩储层的直接原因.深层砂岩孔隙的发育程度及保存状况与各成岩动力学过程间的匹配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渤海海域深部碎屑岩储层孔隙度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影响渤海海域深部碎屑岩储层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指出了有利于孔隙保存的条件,选择适用的预测方法和参数,对埋深2000-5000m的碎屑岩储层孔隙分布特片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地震相控预测技术及其在QHD32-6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反演参数地质意义的多解性以及分辨率的限制给利用地震反演预测河流相储层单砂体带来很大困难。研究发现,地层的纵波速度、密度和波阻抗等参数随深度的变化符合一定的数学规律,且这些规律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据此提出了针对砂体预测的"地震相控预测"技术,将地震反演结果转化为反映储层沉积微相特征的参数剖面,通过预测砂体发育的优势沉积微相实现对单砂体的预测,为地震反演资料能够应用于面向油藏开发的单砂体预测和沉积微相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该项技术在QHD32-6油田应用结果与井点符合率达到90%,预测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