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从岩石力学特征实验出发 ,对火烧山油田储层形成裂缝进行了定性分析 ,与岩心裂缝观察进行了对比 ,证实二者是一致的。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油藏开发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侧钻水平技术是一项新型的油田开发技术,但是,侧钻水平井能否获得好的效益,关键是井位筛选。作者根据侧钻水平井的特点及目前的工艺水平,结合砾岩油藏地质特征,剩余油分布状况及开发现状,提出了侧钻水平井试验区,目标目标区,目的层以及侧钻基础井位的优选原则,通过在百口泉油田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实用有效,筛选出的井位实施后获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为侧钻水平井技术在老区的应用提供了一套有效的井位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面积权衡劈分方法计算单井地质储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二中西区单井控制含油面积的井点面积权衡法的储量计算实例出发,具体探讨了单井地质储量和井点剩余油分布计算方法对剩余油计算的可行性和优点.该方法尤其适用于非均质性极强的砾岩油藏,在老区油藏挖潜研究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用兰德马克公司VIP并行数模软件完成了大型的裂缝性特低渗透油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巨厚砾岩油藏的数值模拟研究。该油藏为带边底水非均质比较严重的双重介质油气藏,为研究合理井网井距及开发层系,提高储量动用的可行性,精细模拟该油藏,建立了近66万节点的双孔模型。由于缺乏裂缝模型,历史拟舍过程中利用生产动态反映的规律反推了裂缝模型,这就需要进行多次的拟合,对如此复杂且规模庞大的油藏开展数值模拟,没有该并行软件将不可能实现。,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认为该油藏应细分层系进行开发,每套井网在合理采油速度下采用200m反九点注水井网,注采比不超过2.  相似文献   
5.
最近提出了一种半解析的产量模型,适用于任何井和任何结构的油藏,这种模型允许对任何井(直井、水平井、斜井)以及均质和非均质油藏的产量或注入量进行预测。部分已完钻的也可模拟。现代油藏管理所关心的是源于同一直井的多分支水平井的潜能一旦达到稳定状态,不同形状的生产井生产指标的差异将减小。这样,在高渗透地层中的多个分支流向一个指定的“盒子”,可能并不增加收益。然而在早期和短暂条件下,在低中渗油藏,多分支井能  相似文献   
6.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为巨厚的特低渗透砾岩油藏,前期采用 275 m 井距反九点井网注水开发,油井见效低、压力保持程度低、采油速度低,低渗透储集层较大注采井距难以建立有效水驱是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小井距试验通过细分开发层系、缩小井距、改变井网方式以建立有效水驱体系。将开发层系细分为 3 套,逐层上返,首先试验 P2w4 ,由 275 m×388 m 反九点井网加密为 138 m×195 m 反九点井网,后期转为五点井网平行裂缝方向注水。同时,控制单井注水量,采用点弱面强的注采政策。试验 3 a 后,与八区正常井距区块相比,各项开发指标明显好转,预计可提高采收率 8.5%.  相似文献   
7.
复杂裂缝性油藏历史拟合中的特殊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 上二叠统下乌尔禾组油藏是一个具有边底水的特低渗透裂缝性巨厚砾岩油藏,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过程中,针对油藏的具体特点,对“非油层”出油问题、注入水漏失问题、水淹水窜井问题、地层水侵入问题以及不同水驱油模式问题采取了一些特殊做法,对400多口井、23年的生产历史进行了精细拟合,单井的压力、含水率拟合符合率达85%以上。获得了很好的拟合结果,为类似油藏的数值模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这些做法可推广应用于其它低渗透裂缝性油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