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装备成果转化特点及我军装备管理机制、体制,对装备科技成果军内转化和向民转化的内在规律进行深入解剖和分析,归纳、提出9种转化模式,并重点对军内转化的4种模式进行比较,提出对装备科技成果转化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所研究的砂岩产出于西太平洋弧后盆地的深海钻探计划299孔(日本海)、297孔(四国盆地北部)、445和446孔(大东海岭和海盆地区)、453孔(马里亚纳海沟)、286孔(新赫布里底盆地)、285孔(南斐济盆地),主要为安山岩岛弧的火山碎屑砂岩;其成岩作用的程度取决于原始成分、埋藏速率、盆地热流史和相对于裂谷作用过程的砂岩沉积的时间及伴随的高热流。砂岩中含有大量火山碎屑成分,表示它比含大量其它岩屑和矿物的砂岩受较大的成岩作用影响。在裂谷作用早期阶段沉积的、埋藏速率低和地壳热流高的砂岩(445和446孔),其井中成岩作用变化很大。这些成岩作用变化包括早期孔隙空间的减少和粘土矿物,随后为方解石的环边胶结,其后是斜发沸石、片沸石、方沸石和晚期方解石的填孔胶结作用。在钻孔的最深部位可以看到火山岩碎屑被燧石、方解石和沸石所交代。裂谷作用以后,在低热流条件下沉积的砂岩作用变化很不明显,特别是在砂岩埋藏很快的情况下。与早期裂谷作用一起出现的热流、由热对流驱动的流体循环,以及缓慢的埋藏速率,控制着这些砂岩的成岩作用变化。因此,确定弧后盆地中的裂谷作用与砂岩沉积的时间及其埋藏速率是控制砂岩成岩作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前言吉尔伯特型(扇)三角洲首先在湖泊中被描述(吉尔伯特,1885),多少年来认为湖泊是这些三角洲发育最有利的环境。在湖泊中,等密入流(河水的密度等同湖盆水密度;贝茨,1953)和受护环境(protected setting)有利于三角洲前积层的发育;入流引起河流和盆地水快速混合,受护环境阻止了由于强沿岸流和朝汐流作用造成对沉积物的扩散。在过去的十年,同样对海洋环境中吉尔伯特型层序增加了认识,主要是分布在峡湾和小  相似文献   
4.
东海西湖凹陷中南部含油气系统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西湖凹陷中南部含油气系统基本地质要素和事件 ,认为 :西湖凹陷中南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高、有机母质类型为III腐殖型 ,储集砂体发育、类型多 ,砂岩具有Ⅱ、Ⅲ类储集条件 ,上覆泥质岩的封盖性能好。在平湖构造带、苏堤构造带烃的生成、运移和圈闭形成在时空上相匹配 ,具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5.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平湖组层序地层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平湖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平湖组处于本区层序地层划分的第Ⅱ层序内,由五个次级亚层序组成。平湖斜坡带层序的发育早期受断裂作作的控制,海平面变化的频繁周期性控制了层序的形成、发育和结束,并决定了古生物面貌、体系域发育和沉积相的基本特征。平湖斜坡带平湖组发育了低位体系域、海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平湖组海进体系域形成的泻湖、潮坪相暗色泥岩是本区主要的生烃源岩;高位体系域形成的潮道砂和三角洲等砂体,孔、渗条件较好,是主要的储集层。不同体系域的岩石学特征,在空间上形成了生、储、盖匹配关系,使平湖斜坡带成为西湖凹陷的一个大油气田。  相似文献   
6.
西湖凹陷以始新世末的玉泉运动和中新世末的龙井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为界,将盆地的发展演化分为裂陷、坳陷和区域沉降三个阶段。在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不同构造带的沉降速率存在差异,烃源岩的热成熟演化史也不一致。生、排烃史模拟表明:平湖组烃源岩的生烃强度最高,花港组烃源岩的生烃强度相对较小;中央背斜带及其两侧深凹部位烃源岩的生烃强度大于保斜坡带;主要应用Basin Mod盆地模拟软件系统,通过对流体势、温压系统、异常压力的分析,探讨西湖凹陷中南部油气运聚成藏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正> 循环河流、扇形三角洲和湖泊边缘沉积体系控制了东南犹他州科罗拉多河流域Chinle组地层的下部。有关地层详细的岩相分析记录了两种交替的河—湖层序:(1)在高流量时期,粗粒曲流带进入浅湖而形成扇形三角洲。  相似文献   
8.
前言埃克斯茅斯台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陆架的向海一侧,水深从800到200m。它是一个面积约为15万km~2的下陷地块,北面、西北和西南分别与阿尔戈、加斯科和屈维耶深海平原相接。其边缘界线由倾向洋壳的陡峭斜坡组成。埃克斯茅斯盆地/坎加鲁向斜将该台地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9.
苏堤构造带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南部,为早期拉张、晚期挤压形成的复合断背斜构造带,西湖凹陷沉积了厚达数千米的碎屑岩系,可划分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一中新统3套成油气岩系。构造带内已钻井6口,钻遇地层为前始新统,始新统平湖组,渐新统花港组,中新统龙井组,玉泉组,柳浪组,上新统三潭组和第四系东海群,烃源岩为泥岩和煤,泥岩厚度大,有机质丰度中等一较高,有机质主要为Ⅲ型干酪根,煤的生烃潜量平均值为319(mg/g),油气的储集,封盖条件良好,烃源岩生烃高峰期,烃类主要运移期与构造形成期相匹配,已有钻井在残雪,断桥,天外天,春晓等构造获商业性油气流。  相似文献   
10.
平北探区是平湖油气田之后,又一重要的勘探开发基地。本文在二维、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的构造特征和类型,结合钻井揭示的地层、沉积相和油气地质资料,对东、西部两个构造带的生、储、盖条件进行了探讨,认为平北探区的东部构造带优于西部构造带,其主要勘探目的层──平湖组具备了油气聚集的基本条件,可形成高产油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