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几年来,新疆油田公司精心进行了企业规划工作,加快了企业的发展速度,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和部门的积极支持是做好规划工作的重要保障;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合理的工作制度是做好规划工作的关键;深入的专题研究和有效的体系支撑是做好规划工作的基础;注重系统集成、坚持滚动优化是提高规划可操作性的必然要求;充分的前期论证和严格的项目管理是推动规划落实的必备条件。在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时,始终坚持突出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对新疆油田发展现状、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行了预测,认为新疆油田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目前处于早中期发展阶段、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雄厚。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新疆油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和4大发展战略,提出了6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对无限大空间中5根同规格圆管组成的圆管束在管间放置导流器的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考虑了Ra在103~104范围内,导流器偏转角为0°~60°,圆管间距为2~4倍圆管直径的自然对流换热,分析了5根圆管的局部Nusselt数(Nuloc)和平均Nusselt数(Nuave)。研究结果表明,导流器对管束结构的自然对流换热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导流器下方圆管而言相当于障碍物削弱其换热,二是对导流器上方圆管而言隔绝了下方羽状流的影响,从而增强系统的整体换热。在圆管间距较大时,与无导流器的圆管束相比,C1~C4各圆管换热下降趋势明显放缓,并且从C4、C5圆管换热趋势上升,系统整体换热增强。圆管间距S=2D,Ra=103,导流器主要起障碍物的作用,削弱C1~C4各圆管换热,导致系统整体换热下降。当导流器偏转角度为45°时系统换热达到最大值,较无导流器时换热最多有着21%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投资计划管理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生产企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整个产业链都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安全环保要求的特点。投资计划管理作为油田重点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方式,它的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设施的本质安全。“十五”期间,新疆油田公司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32.8亿元,平均年投入66.5亿元,平均投资资本回报率达到22.85%,实现了投资计划管理的高水平、高效益。这个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新疆油田公司的五大科学做法。系统研究科学规划确立投资计划管理依据科学的规划是加强投资计划管理的基本依据,系统的研究是…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调研,并对准噶尔盆地“低品位”储量进行了明确定义和分类。研究表明,“低品位”储量在我国勘探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依据“低品位”储量定义,计算新疆油田2005年底“低品位”储量占已探明储量的66.99%,其中已开发的“高品位”稀油储量因含水率上升或井产量的下降而演变成的“低品位”储量占已探明储量的8.8%.通过对低品位储量的各种分类和研究,准噶尔盆地“高品位”储量主要分布在克拉玛依、陆梁、彩南和红山嘴等油田的三叠系和二叠系,准噶尔盆地腹部、南缘也是继续寻找“高品位”储量的主要区带。  相似文献   
6.
对井壁剪切破坏崩落规律的研究发现,井壁崩落扇形区域面积不受多次崩落影响,基本为定值,可通过4臂或6臂井径测井获取。以此规律为基础,基于线弹性理论,建立了井壁发生初次破坏崩落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在已知最小水平主应力、岩石内摩擦角、内聚力、地层孔隙压力、钻井液柱压力和井壁崩落扇形区域面积一定的条件下,可反算出最大水平主应力。研究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室内实验值十分接近,该模型简单实用、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新疆油田地面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沙漠腹地低渗透稀油油田与稠油油田的地面工程优化简化。通过"模块化、橇装化"设计,形成了稀油新区的"沙漠模式";通过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了稠油新区的"稠油模式"。结果表明,采用多通阀选井工艺、分体式计量、模块化计量配水等关键技术,有效简化沙漠腹地低渗透稀油油田的地面工程系统;采用分散供热、单管注汽采油、多通阀选井计量、大站集中处理的两级布站等新工艺,有效简化稠油油田的地面工程系统。通过油田地面工程系统的优化简化,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