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针对中继增强蜂窝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比例公平准则的资源分配算法.在基站和中继节点分别独立地调度所服务用户的情况下,通过资源划分和用户调度两个步骤,实现蜂窝小区内所有用户的比例公平资源分配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在保证用户公平性的前提下,获得比传统算法更好的系统吞吐量增益.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结合Bit平面信息和广义PCA进行人脸识别的新算法。利用人脸图像的Bit平面信息,经特征融合来构造新的人脸,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广义PCA分析。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不仅能提高人脸的识别率,而且在人脸特征空间的维数较低时,识别率已经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存在的"痛点"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基于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以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为出发点,以工程实践应用为牵引,探索多元混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冷严  王汇源  王增锋 《计算机应用》2005,25(8):1774-1777
提出了一种能提高人脸识别鲁棒性的图像预处理方法,即基于平均模板的图像纠正算法ICBAT。该算法通过将人脸图像与平均模板进行比较,利用两者的差值构造权值,用此权值对人脸图像加权纠正以减少由光照引入到人脸图像中的亮斑和阴影。实验表明该ICBAT算法能大幅度降低人脸识别算法对表情和光照变化的敏感性,而且能大幅度提高人脸识别算法对训练样本数的非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火力发电站钢结构制造中经常会遇到叠粱的制作。随着国内火力发电厂单台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和锅炉压力及蒸汽温度提高,锅炉钢结构中的大板梁设计尺寸和重量也越来越大。由于大板梁超长、超高、超重的原因,将大板梁设计成叠梁结构形式,即将1根大板梁分为上梁和下梁,中间叠合面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以便大板梁在工厂制造、运输、安装过程中减轻难度。钢结构叠梁在制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经过多年的摸索和不断总结,找出了解决这些关键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增锋  秋新任 《钢结构》2012,27(7):58-61
某电厂锅炉钢结构工程结构复杂、工程量大,钢构件质量为11000t,组成的钢构件数量多,且主要构件的截面大、长度长,钢结构的厚板用量非常大,钢板厚度达100mm。厚板焊接焊缝的热处理量大,工程焊接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通过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规划,对焊接工程的各工序严格控制管理,严把焊接质量关,最终工程顺利完成,满足相关规范的各项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结合零空间法和F-LDA的人脸识别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增锋  王汇源  冷严 《计算机应用》2005,25(11):2586-2588
线性判别分析(LDA)是一种常用的线性特征提取方法。传统LDA应用于人脸识别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小样本问题,即由于训练样本不足引起矩阵奇异; 2)优化准则函数并不直接与识别率相关。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同时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基于LDA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通过重新定义样本的类内散布矩阵和类间散布矩阵,提出了一种新的零空间法。然后把这种新的零空间法与F LDA(Fractional LDA)算法相结合,得到一种对人脸识别更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同一地物数据被重复采集而导致的数据二义性问题,综合不同来源数据的点位精度差异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多评价因素的地图要素几何位置调整变换算法。分析确定影响调整变换的三大主要评价因素,通过熵法决定其重要性,将其综合来确定要素的可信度;对于线状、面状要素来说,采用离散Fréchet距离来识别同名要素上的同名点对,使用位置加权平均来获得调整变换后的位置。结合海陆图的部分要素对该算法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其提高了要素的空间位置调整变换质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在我国"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工程机械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讨论了数字经济、新能源和创新三大支柱对工程机械行业低碳发展的指导意义。文章基于工程机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和绿色使用等方面,从技术角度概括了碳减排的两个重要途径,举例分析了已在用的和探索中的碳减排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