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准噶尔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准噶尔盆地是在拼合增生的微陆块和古生代岛弧带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复合叠合盆地,受控于古亚洲洋和周边造山带的演化,显生宙以来盆地经历了五大构造演化旋回,即寒武纪—中志留世的北准噶尔洋伸展—消减旋回、晚志留世—早石炭世的克拉美丽有限洋盆拉张聚敛旋回、晚石炭世—三叠纪的古亚洲洋全面消亡、早侏罗世—古近纪的陆内断坳旋回和新近纪—第四纪的压扭强挤压聚敛造山旋回。伸展期原盆的稳定地层层序往往发育良好的烃源岩,聚敛期原盆受到改造,成为构造圈闭发育或油气聚集的时期;此外,通过恢复盆地的演化过程指出泥盆—石炭系是未来准噶尔盆地寻找油气勘探大场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化学剂在孤东油砂上的吸附损耗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王宝瑜  曹绪龙 《油田化学》1994,11(4):336-339
用静态和动态吸附方法研究了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各个化学剂在地层温度(68℃)下的吸附损耗。复合体系与单一体系相比,Na_2CO_3和OP-10的吸附量较小,而3530S的较大。在复合体系中,Na_2CO_3、OP-10、3530S的静吸附量分别为1.33、2.4、0.215mg/g油砂,动吸附量分别为0.67、0.24、0.055mg/g油砂。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适应于胜坨油藏条件的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在实验室内开展了聚合物驱、复配驱、聚合物交联技术及堵驱结合等方法的实验研究。本文着重叙述了各种驱油体系的筛选及其基本性能实验,以及各驱油体系的驱油效率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宝瑜  曹绪龙 《油田化学》1994,11(4):327-330
本文通过对孤东油田小井距三元复合驱现场试验采出液的系统取样观察及浓度分析,介绍了采出液的相态变化特性,高含油乳化污水再回注,污水中组分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各化学剂的损耗。  相似文献   
5.
沉淀型双液法堵剂的平面模型封堵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平面模型的封堵试验对比了不同沉淀型双液法堵剂和堵法的效果。试验的结果(根据含水率和累积采收率)认为亚铁盐与水玻璃组成的堵剂是最好的沉淀型双液法堵剂,第一反应液稠化体系优于不稠化体系,多单元双液法处理优于一单元双液法处理,而在多单元处理中,隔离液体积应以渐增为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4种可同时使用的注水示踪剂的室内选择及其在孤东油田小井距试验区的应用情况。试验表明,硫氰酸铵、碘化钾、亚硝酸钠和钼酸铵是可同时使用的注水示踪剂。利用中心井的示踪剂采出曲线粗略地计算了示踪剂在地层中的损耗,并引用 Maghsood 等人的理论初步分析了中心井与4口注水井之间油层渗透率的纵向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