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以长庆减压渣油及其胶质亚组分为原料,利用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热解的产物进行分析,考察反应温度和升温速率对减压渣油热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热解产物中低碳烯烃含量增加,汽柴油馏分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在700 ℃ 时达到峰值;升温速率为1℃/ms时,汽柴油馏分含量最高;芳碳率越大、缩合程度越高的重胶质裂解能力越差。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深入,水力压裂逐渐成为一种改造油气藏的重要方法并得到广泛应用。压裂液在水力压裂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压裂液的好坏是关系到压裂施工的成败和影响施工后增产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目前常规胍胶压裂液存在缺点,国内外学者对胍胶衍生物进行了广泛研究,主要集中在低分子量、酸性条件下交联、耐高温及疏水缔合改性方面,室内研究及现场应用表明,胍胶衍生物具有不溶物更低、破胶后残渣更少、对地层伤害更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由于陕北地区局部气象环境复杂,造成CO2浓度扩散方向的不确定性,同时,延长油田地处黄土塬,地貌沟壑纵横高低起伏,导致布置CO2大气监测点位困难。本文基于Fluent软件模拟了不同泄漏情景下CO2驱油与封存泄漏后在大气中的扩散规律,优化监测点位布局,并开展了监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风速的不断增加,CO2云的浓度在纵向上呈现出一直缩小的趋势,但是CO2云的浓度在横向上的扩散距离呈现出先增大后缩小的趋势;当风速为2.0 m/s时,CO2云的扩散距离最远为47 m,浓度最大的CO2云扩散距离为15 m;随着泄漏速度的增大,近地表处CO2云的浓度无论是在纵向上还是在横向上都在不断增大;当泄漏速度小于0.4 m/s时,随着泄漏速度的增加,CO2云的扩散距离增加得较快;当泄漏速度大于0.4 m/s时,随着泄漏速度的增加,CO2云的扩散距离增加速率变缓。结合模拟结果、陕北地区气象环...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有关特低渗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研究较少的现状,通过岩心流动实验,得到不同温度条件下特低渗岩心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将其与中渗油藏的相渗曲线进行对比,并对其相渗曲线的特征值进行了定量描述。对比分析得出:相对中渗岩心,特低渗岩心的相渗曲线有整体向左移动的趋势,残余油饱和度较高,且该饱和度对应的水相相对渗透率很低,岩心的水驱最终采收率较低;随着温度的升高,特低渗岩心的束缚水饱和度逐渐升高,油水同流区变宽,等渗点饱和度右移.残余油饱和度相应减小.岩心的水驱最终采收率增大。  相似文献   
5.
延长油田油区横跨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渭北隆起和天环拗陷三大地质构造单元,其中,陕北斜坡带为其主要勘探开发区域。油藏发育有侏罗系延安组和三叠系延长组,其中延长组属特低渗岩性油藏。当前,水平井分段压裂开发超低渗油藏已成为提高油田储量动用程度和改善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经过近几年不断发展,延长石油在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与井网优化设计方法,形成了水平井双封单卡分段压裂技术、封隔器滑套分段压裂技术、连续油管拖动压裂、水力喷砂分段压裂技术、套管水平井泵送桥塞射孔联作分段压裂工艺等主体技术。  相似文献   
6.
对煤层气的开发首先通过排水降压使其从基质孔隙中解吸出来,然后在割理中渗流至井筒产出。针对煤层气的开发特点,重点考虑煤层气扩散作用在其开发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综合煤层割理压缩效应和基质收缩效应的影响,建立基于体积平衡方程的煤层气物质平衡模型的数学方程式,确定煤层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函数,进而通过编程求解,得到煤层气产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据此进行煤层气开发动态预测。以延长油气区生产井为实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煤层气扩散作用越强烈,对应的产气量峰值越大且峰值出现的时间越早,煤层气扩散作用对煤层气开发后期产气量的稳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