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从传输的角度对保护渣熔化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该工作以保护渣中碳粒子的行为为中心,对熔化成渣速度和熔渣注入坯——结晶器间隙速度作了理论分析,其结果与实际生产过程中保护渣的行为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论述了电磁搅拌(EMS)在连续铸钢中应用的发展,电磁搅拌在改善连铸坯表面质量、皮下质量、内部质量和提高铸坯机械性能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还评述了结晶器EMS器、二冷区和最终凝固段EMS器和复合搅拌三种类型的搅拌技术。并根据国外连铸电磁搅拌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我国连铸中应用电磁搅拌的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电磁搅拌技术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莺歌海盆地东方B气田黄流组为快速重力流海底扇沉积,砂体分布及叠置关系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常规属性与波阻抗反演分辨率低,无法有效识别单砂体.地质统计学反演虽然分辨率高,但不适用于非均质强的地区;因此,文中引入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算法的高分辨率波形相控指示反演.该方法在空间上可体现地震相的约束,预测的砂体平面更加符合沉积规律,垂向上与井点砂泥岩吻合程度较好.基于该波形指示反演结果,借鉴东方区已钻井揭示的砂体边界解释原则,对沉积复杂的H1Ⅱ b砂体进行了精细刻画.结果表明:储层砂体精细刻画结果与后期钻井吻合程度高,已解决多口井气水矛盾问题,为随钻轨迹调整提供了依据,对后续开发井井位优化及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韩刚  甘永年 《钢铁钒钛》1990,11(4):14-20
采用旋转动力学实验方法,模拟研究了含钛不绣钢连铸时熔融保护渣吸收TiO_2夹杂物的过程,探讨了CaO-SiO_2-CaF_2-BaO系渣中,CaF_2,BaO,TiO_2,Na_2B_4O_7,碱度(CaO/SiO_2)等因素对熔渣吸收TiO_2的速度以及CaTiO_3析出倾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结合国内外裂缝研究的相关成果,以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描述为例,简要分析了储层裂缝研究的过程及方法。并结合其他文献分析总结了储层裂缝研究的基本思路,建立小层、构造、裂缝-岩溶、流体4个主要模型,扼要介绍了储层裂缝描述和预测的主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保护渣成分的设计 1979年我们接受研制连铸钢管钢的保护渣后,对国内外主要系列保护渣的化学成份,物化性能及层状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总结了它们的优点和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成份设计。连铸工艺要求保护渣易熔,熔化后的液  相似文献   
7.
南海 A 油田珠江组内部发育多套钙质层,它是控制底水上升及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利用岩石薄片鉴定及碳、氧同位素分析,研究了不同钙质层的岩石组分,并确定了其物质来源及形成阶段;结合沉积特征,探讨了钙质层的沉积主控制因素。 结果表明:钙质层在微观成因上具有一致性,即主要由成岩过程中孔隙流体的化学沉淀而形成;物质来源上具有多源性,主要来源于同生碳酸盐的结晶、生物碎屑的溶蚀及黏土矿物的转化。 宏观上钙质层的分布受构造深度、钙质层与泥岩厚度比及沉积旋回等沉积因素的控制,平面分布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突变性;底钙层分布面积大的区域剩余油富集程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前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描述主要是通过室内实验方法获得,包括借助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CT扫描图像的图像分析法、毛管压力曲线法等。针对东方A区孔隙结构前人做过多次研究,但由于室内试验的方法易受到岩芯样品尺寸的限制,同时海上油气田岩芯样品资料有限,在未取得岩芯的层段无法开展孔隙结构研究。引入核磁测井分析方法,从定性到定量上研究孔隙结构,获取纵向上连续的孔隙结构参数。研究表明Ⅰ气组核磁毛管压力曲线谱中红色区域较Ⅱ气组大,说明代表优质储层的平台段长、排驱压力低的毛管压力曲线所占比例大,解析出的孔喉半径分布谱上亦显示Ⅰ气组大孔喉占比多,说明Ⅰ气组的孔隙结构优于Ⅱ气组。该方法实现了无取芯井孔隙结构测井定量评价,为本区储层孔隙结构的研究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连续铸钢用硅灰石保护渣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硅灰石在保护渣配料中所占的地位,硅灰石基保护渣的研制方法过程及其使用的情况。由于硅灰石化学成份稳定,Al_2O_3含量低,游离SiO_2少,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故它是配制保护渣的理想基料。  相似文献   
10.
乌石凹陷X油田流沙港组三段储层复杂,敏感性强。综合利用岩石薄片鉴定、黏土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多种分析手段针对性地开展储层敏感性试验,分析储层敏感性规律以及敏感性伤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砂砾岩储层水敏性极强,细砂岩储层水敏性中等偏强;砂砾岩储层在单相盐水中速敏性中等,临界流速为0.965m/d,在单相中性油中速敏性弱,无临界流速,细砂岩储层无速敏性;储层整体酸敏性中等偏弱、碱敏性弱。黏土矿物和胶结物含量、类型、产状以及岩石孔隙结构是引起储层较强敏感性的重要因素;建议在钻完井工作中做好工作液与地层流体之间的配伍,同时在地层条件下控制注采流速,避免储层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