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F-1型孚盛砂.从2007年开始进行现场试验应用.到2008年9月共施工了161口井。与其它支撑剂比较.成功率.加砂强度和产油量都有很大提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CO2驱油,作为三次采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新工艺技术,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CO2注入管柱是确保CO2驱油成功关键因素。为此,开展了CO2注入配套工艺管柱调研和室内研究。并在草舍油田进行了现场CO2注入试验。试验表明,该管柱可以满足深井注入CO2的要求,施工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3.
排采是煤层气井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分析煤层气井的排采影响因素和现场排采的试验研究,介绍了如何进行煤层气井的排采,给出了排采原则、各排采阶段过程控制的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说明。在煤层气探井排采中,取得了煤层气井产量的突破,日产量达到了2500m3。  相似文献   
4.
封隔器是油田实现分层措施、分层开采的关键工具 ,广泛应用于机械找堵水工艺。但是 ,针对中原油田采油三厂文卫油田油层部分出砂问题 ,广泛应用的以Y342 - 114型封隔器为核心的机械找堵水工艺管柱 ,长期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 1)转动油管解封方式不合理。Y342 - 114型封隔器在 2 0 0 0m左右的井深中无法完成解封动作 ,只有依靠上下活动管柱挂环胶筒取出 ,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解封需要 4~ 8h。( 2 )室内组装、试验困难 ,工作量大。由于转动管柱解封 ,地面试验困难 ,增加室内试验的工作量。( 3)结构复杂 ,共有 2 2个钢体件。( 4 )随着油田开…  相似文献   
5.
为了克服单一排采举升工艺的不足,实现页岩气井在高液量和低液量时期均能连续排采,研究应用了同心双管组合排采工艺。基于速度管柱排水采气可以降低页岩气井临界携液流量、增大井筒中气体流速、提高气井携液能力的思路,优化了页岩气井速度管柱,速度管柱直径优化为φ48.3 mm;实现了排采前期液量充足时采用高排量电潜泵排液,液量较低时采用气举诱喷。该技术在彭页 HF-1 井开展了现场试验,措施后排采井日产液37 m3,日产气量20 250.65 m3,累计产气量151.32×104 m3。试验结果表明, 页岩气同心双管排采工艺技术可以降低页岩气井临界携液流速,为页岩气井的连续排采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一种地下缩聚固化的脲醛树脂堵水堵漏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组分用量筛选,研制了一种地下缩聚、固化的脲醛树脂堵水堵漏剂。该剂含30%工业尿素,40%工业甲醛液,0.5%固化调节剂(工业氯化铵或硝酸铵)、0.5%~0.7%硅烷类偶联剂、3%~5%体膨剂,用清水配液。加入体膨剂的脲与甲醛溶液90℃时固化后,体积膨胀7.5%~5.0%,抗压强度16.4MPa。上述配方堵剂液在55~95℃下,在矿化度高达330g/L的地层水中浸泡30天后,体积膨胀3.0%~15.5%。用该剂封堵渗透率2.1~3.0μm2的填砂管或含有直径0.5mm缝隙的填砂管,在90℃候凝24小时后渗透率降至1×10-3μm2。该配方堵剂适用井温60~120℃,适用矿化度<300g/L,固化时间5~24小时可调,固化物抗压强度10~25MPa。在中原油田15口井使用该剂,堵水堵漏成功率100%,见效率87%。介绍了4个井例,包括1口油井和1口注水井封堵套管漏失,2口油井封堵出水。表5参3。  相似文献   
7.
封隔器是油田实现分层措施、分层开采的关键工具,广泛应用于机械找堵水工艺。但是,针对由原油田采油三厂文卫油田油层部分出砂问题,广泛应用的以Y342—114型封隔器为核心的机械找堵水工艺管柱,长期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8.
腰英台油田压裂改造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程百利 《断块油气田》2011,18(1):123-125
腰英台油田是一个低渗、特低渗微裂缝发育的低品位油藏,储层压裂改造十分困难,压裂改造技术成为该类油藏能否实现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为解决储层的压裂改造问题,从降低压裂液滤失、解决窄缝加砂工艺出发,经理论建模、分析、研究和实验验证,确定了采用"段塞降滤、小增量线形加砂、F-55支撑剂"的综合压裂工艺技术.该压裂改造工艺技术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