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塔河油田稠油井在掺稀开采过程中常常出现井筒堵塞的情况,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堵塞物的四组分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沥青质,所占质量分数达57%。考察了不同类型化合物对堵塞物的溶解性能,并考察了助剂的复配效果,研制了复合解堵抑堵剂RPDA-02,该剂对堵塞物的饱和溶解量达2.0 g/g,显著优于现场使用的对比剂。考察了RPDA-02的抑堵效果,结果表明,该剂对沥青质沉积的抑制时间超过60 天。研究了现场工况条件对该剂解堵抑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温度变化对其性能影响很小。开发了掺稀连续加剂工艺,可较好地解决稠油井堵塞问题,并对采出液的后续处理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柴油生物脱硫菌种诱变改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波长260nm、功率20W的紫外光照射对生物脱硫活性菌种CYU-1进行诱变改良,考察不同条件下的细菌致死率。结果表明,在照射距离30cm、照射时间10s时对菌种的诱变效果最好。经三轮诱变、初筛及复筛得到的诱变改良菌种的脱硫活性和环境适应能力显著提高。在温度32.0℃下,在柴油培养基中培养的诱变改良菌种对硫质量浓度为382.2mg/L柴油的脱硫率达到31%,显著高于原始菌种的脱硫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针对胜利稠油的组成和胶体结构特点,研制了新型油溶性降黏剂RPJN-SL。在加剂质量分数为2%、温度为50 ℃、剪切强度为200 r/min时,对5种胜利稠油的降黏率均大于55%,其中对单56-13-19稠油的降黏率高达73.6%;激光光散射、X射线衍射研究结果表明,降黏剂RPJN-SL对沥青质、胶质聚集体胶团具有显著的分散作用,使胶团尺寸大幅减小,并降低沥青质聚集体结构的有序性,从而削弱沥青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形成分散程度更高、内部作用力更弱的体系,使稠油黏度大幅降低;降黏剂RPJN-SL的降黏效果基本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并具有较好的抗剪切能力,可满足现有管输工艺条件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静态和动态实验方法对高含酸、含铁原油的焦化汽油和柴油进行脱铁、脱钙试验,脱铁、脱钙剂采用脱铁效果好的RP—DF(1)。考察了注水率、脱铁温度、剂铁质量比、注水水质等因素对脱铁效果的影响,在注水率10%、脱铁温度110℃、剂铁质量比14、注水为蒸馏水或新鲜水时,脱后油含铁可达到小于1.5μg/g的要求,并且RP-DF(1)对焦化汽油和柴油中的钙也有很好的脱除效果。经脱铁、脱钙处理后混合油的其它性质不发生改变,脱后油满足后续加氢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稠油油溶性降黏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塔河稠油沥青质含量与稠油粘度的关系。根据稠油中沥青质含量较高且极性较强,粘度主要是由沥青质聚集体引起的研究结果,针对超稠油特性研制了极性聚合物作为油溶性降黏剂主剂,表面活性剂作为助剂的复合配方。通过调控主剂分子结构中极性基团的比例来改变其极性的强弱,通过选择助剂适合的烷基碳链长度、芳香环数以及支化甲基数,达到协同增效的目的。结果表明:当主剂极性大小适当,助剂结构适当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复合降粘剂对塔河十区、十二区稠油降黏效果显著,加剂量质量分数0.5%时,降黏率大于30%,节约稀油率约3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