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7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永刚 《舰船电子对抗》2003,26(2):11-13,18
重点介绍了地表波的传播特性及其场强计算,并利用场强值结合查CCIR推荐的地表波传播曲线来估算舰用地表波超视距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发挥非语言符号在MOOC教学视频中的媒体特性,提高学习者学习效果,阐述MOOC教学视频中非语言符号的主要特点与呈现形式,分析非语言符号在MOOC教学视频应用中存在的教师表现力不足、场景背景设计水平不高、多媒体课件设计轻内容重形式、教学视频拍摄制作水平不高等问题,从提升教师授课水平、加强课程场景背景设计、合理运用多媒体规律、提高拍摄制作水平等方面提出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3.
分析指出舰艇侦察机的特殊要求、电源技术的发展、系统的构成和性能以及对整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L管测定膏体料浆水力坡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尾砂膏体料浆的水力坡度是浆体管道输送的关键参数之一。采用自制的L管,结合全尾砂膏体料浆的流态特性来测定其水力坡度,根据水力坡度来计算其流变参数,并用数据证明了膏体料浆的均质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全尾砂膏体料浆不沉粒径d0>dmax,属均质流;雷诺数Re<2 100,属柱塞流;流变参数为膏体料浆的固有属性,不同管径、不同流速下的水力坡度可根据其流变参数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5.
简述滤波器的发展,给出了四阶带通扫描滤波器设计步骤、电路联接图和民路性能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全尾砂膏体料浆的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矿全尾砂充填膏体为试验料浆,采用正交设计法设计试验方案,利用R/S+SST型流变仪对全尾砂膏体进行流变测试试验,研究质量浓度、灰砂比和淬尾比(水淬渣/全尾砂)三因素对流变参数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利用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膏体的屈服应力与浓度呈单调递增函数关系。膏体具有料浆的触变性和剪切变稀等流变特征。在质量百分比浓度、灰砂比和淬尾比3个影响因素中,影响顺序为质量浓度>淬尾比>灰砂比;三因素中质量浓度对流变参数的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云存储的概念以及云存储相关技术,分析了Hadoop与OpenStack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Hadoop与OpenStack云存储整合的两种方式,为今后云存储建设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饱和率和泌水率角度探讨膏体新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膏体定义不够清晰,影响到膏体充填技术的发展,有必要控讨简单实用的膏体新定义。借鉴土力学中饱和度以及流态化混凝土中泌水率这两个概念,提出了以集料饱和率与泌水率为主要指标的膏体定义体系。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浆体饱和率在101.5%~105.3%之间,泌水率在1.5%~5%之间,即构成合格的膏体。对会泽膏体物料进行实测分析,当膏体质量分数范围在80.5%~81.4%时,饱和率计算值为101.5%~105.3%,现场泌水率监测值为3.1%~4.2%。膏体新定义能够完全定量化,简化了膏体检验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膏体充填钻孔与管道的磨损等问题,分析了自由下落段料浆在由空气区空区柱过渡到满管区的交界面处产生的冲击力是引起充填管道或钻孔磨损的主要形式。结合矿山实际情况,根据输送管道水力坡度与满管流关系,提出了采用将+1 844 m水平管道φ150 mm部分改装为φ85 mm和垂直钻孔使用双层结构新型钻孔模型的2种变径增阻方案,并对水平管道改装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显示满管率从3.6%提高到39.42%。  相似文献   
10.
翟永刚  吕明 《电声技术》2009,33(1):23-26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近场宽带传声器阵列处理的空时子带波束形成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一个空域子带阵列和时域子带多速率滤波器组合并来同时获得空域和时域两种子带系统的优点。计算机仿真比较了其与全带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干扰有较强的抑制能力,改善了宽带波束形成频域不一致问题,并且能够并行处理,为实际语音通信系统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