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6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工程建设领域的迅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也逐年增多,为了适应这种快速的建设节奏,必须采用新的思维理念和新的运作方法来提高建设工作的效率,能够实现建设项目高效、批量地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使工程建设工作变得更具有科学性,BIM理念就是所需要寻找的新的理念和方法。对于整个工程建设领域而言,BIM理念都能够通过BIM技术实现工具即各项专业的BIM技术应用软件,应用到每个参与方以及每个阶段乃至整个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之中,为其提供更便捷更系统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利用聚醚P123对双金属材料Fe-Zr进行改性合成介孔材料Fe-Zr(P),再利用四乙烯五胺(TETA)对Fe-Zr(P)进行功能化制得TEPA(n)/Fe-Zr(P).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N2吸附-脱附、热重分析等技术对材料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并对CO2吸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P123存在于载体孔道内部;利用TETA对Fe-Zr(P)进行功能化,通过N与Zr配位,从而固载于Fe-Zr(P)表面;温度低于182℃时,TEPA(n)/Fe-Zr(P)保持稳定;TEPA(n)/Fe-Zr(P)中羟基和氨基同时与CO2反应,产生化学吸附,从而提高化学吸附量和N利用率;TEPA质量分数为30%,温度为75℃,气体流速为10 mL/min时,TEPA(30)/Fe-Zr(P)的吸附量可达211.3 mg/g,N利用率为62.7%.循环20次,CO2吸附量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3.
对制造油田注汽锅炉炉管的15CrMoG钢管焊接性及焊接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4.
特殊期间授课方式有所改变,由传统的线下教学改为线上教学,大学生的运动量急速减少,高脂肪、高碳水饮食、运动量较少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体育运动不足,使学生肥胖程度进一步加剧,特殊事件后期学生肥胖的情况相比较前期更加严重。本文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测量大学生的身体成分等指标,了解大学生身体成分各项指标情况。调查发现68.7%大学生体质属于正常水平,19.3%大学生属于超重水平,肥胖检出率为12.0%,其中男生肥胖率为64.5%,女生肥胖为35.5%。生活习惯、健康意识、心理健康均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学校、家庭要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好的身体健康,为大学生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生活习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分析轴向柱塞泵安装调试的规范要求,设计一个清晰明确的操作指导动画,给轴向柱塞泵安装调试人员提供引导规范.  相似文献   
6.
相变加热炉作为一种集高效、安全、节能等诸多优点的新炉型,逐步替代传统水套炉,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油气处理及集输领域.然而在新疆油田的推广中经历了5年时间,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大规模应用.通过对相变加热炉在新疆油田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想.目的在于促进相变加热炉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7.
采用绢云母粉、树脂酸、分散剂、回收高密度聚乙烯(RPE)等经双螺杆挤出机共混得到绢云母粉母料,用于制备RPE/绢云母复合材料,并表征了RPE/绢云母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树脂酸用量为6~8份时,改性云母片与RPE基体结合紧密、分散均匀,以片状形态存在,且对RPE结晶性无影响;随着云母粉含量的增加,RPE/绢云母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先升后降,而拉伸强度则逐渐下降,综合得出合适用量为15份。  相似文献   
8.
肖浪  张克勤 《纺织导报》2014,(6):123-125
本文在文献与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从纤维材料学、物理化学及化学组成的角度,对古代天然染整材料与部分工艺进行科学化系统分类与初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天然染料的现代化工业利用方法与产业价值,客观评价了天然染料染色技术的开发前景,指出未来天然染料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金纳米粒子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和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介绍了金纳米粒子用于纺织前处理、功能纤维开发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古代染整工艺水平进行了初步考证,结果表明,早在3 000多年前我国的织染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产品已普及民间;我国古代对丝、棉和麻等分别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染整工艺,产品的耐候性与目前人们的传统认识有很大差异;我国至少在汉代时丝绸的天然染料染整已近巅峰.对我国古代染整工艺技术的科学分类与<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工种分类接近.对我国古代染整的工艺水平的科学考证不仅有助于挖掘我国文化遗产,还将对研究天然环境人体友好染料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