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支化聚合物,具有多端基的“缺陷核壳”空间结构,化学反应性活泼,易于改性,与相应的线型聚合物相比,拥有特殊的性能,在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合成技术的进步,它们的应用研究,尤其是功能化的应用研究,成为多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介绍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性能、合成及其功能化应用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
塑料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了中国塑料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通用塑料的高性能化和环保化是塑料工业的发展主流:结合自身的科研成果对改性塑料产业如何适应高性能化和环保化提出建议:(1)建立“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友好型塑料助剂”产业体系;(2)进一步筛选扩展无机粉体,加快无机粉体改性塑料环境材料的产业化进程;(3)建立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专用树脂体系;(4)加快天然高分子的改性、加工和应用力度,摆脱塑料对石油的依赖.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废旧聚氯乙烯(PVC)的资源化利用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活性碳纤维(ACF)的微孔结构及其优异的吸附性能;对以废旧PVC塑料为原料,制备活性碳纤维的实验方法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制备活性碳纤维是实现废旧PVC无害化、资源化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环境友好塑料材料的研制及开发动态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从塑料与环保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环境友好塑料材料的定义及研究开发方向,探讨了使塑料材料成为耐用的、价格性能比好的、易于清洁生产的、可回收利用和可环境消纳的方法和途径;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降解塑料的开发动态,着重介绍了几种可提高降解塑料的降解可控性、彻底性和扩宽应用领域的新技术;首次报道了可环境消纳专用树脂的技术特点和市场前景,强调了开发可环境消纳塑料必须适应垃圾的可堆肥、可焚烧、可降解的综合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氯仿溶解聚丁二酸丁二酯(PBS),然后利用甲醇逐级沉淀分离获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PBS级分,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广角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等对不同级分PBS的等温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晶体形态及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宽,各级分的半结晶时间逐渐降低,结晶半峰宽逐渐变窄,结晶度逐渐增加;但各级分PBS的晶型和晶貌并未发生明显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以废旧聚乙烯(r-PE)、回收纸塑铝包装粉末(r-PPA)为主要原料制备了r-PE/r-PPA复合材料,研究不同rPPA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静态力学性能分析表明:r-PPA对r-PE基体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可分别达到最大值18.95 MPa和1 687.43 MPa,但r-PPA使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降低;旋转流变分析表明:r-PPA的加入使r-PE/r-PPA复合材料表现出剪切变稀现象,呈现假塑性流体的特征,体系出现了"类液-类固"转变;当r-PPA质量分数为40%时,G'和G″的频率依赖性降低,复合材料内部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逾渗网络结构,松弛强度增加,损耗功在较宽频率范围内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7.
以二甘醇(DEG)为醇解剂、无水氯化亚锡(SnCl2)为催化剂,采用一步进料和分步进料醇解法,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片、PET粒料和PET纤维的醇解反应。通过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表征了不同形态PET材料及其醇解产物的结构与热性能。结果表明,PET材料化学结构不会因为它的形态发生变化,但熔点和结晶度有明显的不同,其中PET纤维的熔点(253℃)和结晶度(43.44%)均高于PET瓶片和PET粒料。当醇解温度为220℃、反应为180 min时,一步进料醇解法的PET材料的醇解率依次为瓶片粒料纤维(依次为98.8%,98.8%,80.8%);当醇解温度为220℃、反应时间为90 min时,分步进料醇解法的PET瓶片和粒料的醇解率均达到100%、纤维的醇解率达到92.5%;一步进料醇解法的醇解率依次为瓶片42.1%、粒料38.5%、纤维28.0%,分别提高了57.9%,61.5%和64.5%。文中研发的分步进料醇解法技术可以使PET材料醇解反应时间缩短1/2,且PET纤维的醇解率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以浸渍法制备的V-P/HZSM-5为催化剂,在自行设计的流化床反应装置上评价了其催化生物乙醇脱水制乙烯的性能,考察了生物乙醇杂质对其使用寿命的影响,并探讨了催化剂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V-P/HZSM-5在反应原料流速0.1 ml/min、反应温度220℃、催化剂用量3 g的条件下,可使乙醇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均在90%以上,且该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和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9.
用熔融插层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ASA)/有机蒙脱土(OMMT)复合材料,研究了OMMT对PTT/ASA体系相形态、结晶性能、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MMT主要以剥离态分布在PTT基体相和界面处,使ASA分散相的尺寸变小,体系的弹性模量和复数黏度得到提高;同时,OMMT是异相成核剂,使体系结晶峰向高温偏移;依据Palierne和Gramspacher-Meissner模型评估,发现OMMT可增大聚合物的界面模量和界面层厚度,在适量范围内使体系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聚乳酸(PLA)/热塑性聚氨酯(TPU)共混物。采用旋转流变仪、扫描电镜、电子万能试验机及差示扫描量热仪等研究了共混物的动态流变行为、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并通过线材机牵引成直径为1.75 mm左右的线材进行熔融沉积成型(FDM)。结果表明,加入TPU后能提高材料的储能模量,使熔体弹性增强,利于熔融铺丝。TPU能改善材料的冲击韧性,且随着TPU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另外,PLA/TPU熔融共混后体系的结晶能力下降,对熔融沉积成型收缩翘曲具有抑制作用。当TPU质量分数为10%时,线材的熔融沉积成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