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磷化镍调变MoS2/γ-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相继颁布了更为严格的成品油硫含量标准.目前主要国家的车用柴油标准要求硫含量不大于500 μg·g-1,而未来柴油硫含量将控制在30~50 μg·g-1[1].  相似文献   
2.
梯度孔分子筛是一种具有强酸中心和良好热稳定性、水热稳定性的多级孔道结构的分子筛。重点介绍了模板法合成梯度孔分子筛的研究进展,包括硬模板法和超分子模板法等,并阐述了梯度孔的形成机制。硬模板法的梯度孔形成机制是除去占据分子筛空间的硬模板形成梯度孔;超分子模板法的梯度孔形成机制是除去与分子筛发生作用或组装的表面活性剂(或有机大分子模板)形成梯度孔。结合实例阐述了梯度孔分子筛在石油化工及有机大分子催化方面的应用,梯度孔分子筛能通过优化传质过程、改善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来提高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页岩气在全球能源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在下游综合利用方面,通过与管道集输和液化天然气(LNG)技术对比,指出了页岩气采用GTL技术制特色油品的意义,以及GTL技术生产特色油品的2条途径。概括了GTL产品的分类情况,分析了GTL特色油品的市场经济性,明确了今后页岩气制特色油品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硝酸铝和碳酸氢铵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法,在低温条件下制备出γ-Al2O3的前驱体碳酸铝铵(AACH),然后挤条、焙烧,成功制备出高比表面积和大孔体积的γ-Al2O3载体。考察了原料配比、陈化温度等参数对碳酸铝铵合成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BET物理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固体核磁共振、高分辨透射电镜等手段对AACH和γ-Al2O3载体进行了表征。以柴油中较难脱除的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在高压微反装置上评价了由上述γ-Al2O3载体制备的Ni-Mo-P/γ-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原料配比下,较高的陈化温度和添加PEG有利于得到结晶度较好的纯相碳酸铝铵;以其焙烧后的γ-Al2O3为载体的Ni-Mo-P/γ-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明显高于以传统γ-Al2O3作载体制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以硝酸铝和碳酸氢铵为原料、PEG-400为形貌诱导剂,采用低温固相反应,在温和条件下制备出棒状碳酸铝铵(AACH),AACH焙烧后形貌和尺寸经拓扑转化,得到具有开放性孔道结构、高比表面积和大孔容的梯度孔γ-Al2O3。采用XRD、BET、SEM方法对AACH和梯度孔γ-Al2O3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棒状AACH在热转化过程中物相和形貌的改变以及形貌诱导剂PEG-400对梯度孔γ-Al2O3织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梯度孔γ-Al2O3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PEG-400的用量可调变AACH的形貌,从而可调控γ-Al2O3纳米粒子的形貌,最终得到比表面积高达422.1m2/g、孔容为1.90mL/g的梯度孔γ-Al2O3。梯度孔γ-Al2O3中,3~6nm尺寸的孔由棒状AACH焙烧产生气体的扩孔作用形成,10~35nm尺寸的孔由棒状γ-Al2O3纳米颗粒堆积形成。  相似文献   
6.
以薄水铝石、硅溶胶和磷酸为原料,正二丙胺为有机模板剂,癸二胺或二甲基十八烷基[3 三甲氧基硅丙基]氯化铵为软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合成出梯度孔SAPO-11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BET物理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吡啶吸附红外等手段对SAPO 11分子筛载体进行了表征。以正十四烷作为模型化合物,在高压微型反应装置上评价了由上述SAPO-11载体制备的Pt/SAPO-11催化剂上的加氢异构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以梯度孔SAPO 11为载体制备的Pt/SAPO-11催化剂的异构化活性和单支链异构体选择性比常规SAPO-11为载体的催化剂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三氧化硫(SO_3)是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之一,主要来源于锅炉燃烧和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系统。SO_3的生成量受燃料中硫含量、燃烧方式、脱硝催化剂成分及结构形式、飞灰组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SO_3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SO4雾滴,排入大气可形成二次颗粒硫酸盐,引发雾霾、酸雨等灾害性天气。烟气中SO_3含量过高时易引起设备积灰、堵塞、腐蚀等问题,影响机组安全运行。基于SO_3的生成机理,综述了燃煤电厂SO_3控制及脱除技术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锅炉燃烧过程中控制、脱硝催化剂优化、炉后烟道内喷碱性吸收剂以及现有设备联合协同等脱除SO_3的技术方法,分析了不同技术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为今后燃煤发电机组烟气SO_3控制及脱除技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展望了SO_3控制及脱除技术未来研究方向,在深入研究SO_3生成机理的基础上,将源头治理和炉后脱除相结合,开展多种污染物联合脱除技术,针对不同机组,选择适宜的技术路线,探索提高SO_3脱除效率的有效途径,并进行技术经济性评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