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1篇
轻工业   47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提出一种基于锁相环技术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系统输出的相位与给定信号相位的相位差值锁定为一个固定值,根据锁相环特性就可以得出电机位置、频率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全速范围内转子位置、速度的准确、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钼矿尾矿铜铅重金属离子溶出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评估钼矿尾矿的环境危害,通过105 d连续静态浸泡试验,定期监测钼矿尾矿浸泡液的pH值及其铜铅重金属离子浓度,研究了尾矿的离子溶出规律.结果表明,尾矿对酸性溶液有很强的中和能力,可将pH=3.5~6的酸性溶液在8 d内中和到pH=7的中性状态,并维持不变.液固比为1:10的浸泡液中Cu~(2+)和Pb~(2+)的浓度都在25 d内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9.52和9.40μg/L),此后浓度下降,并发生震荡,但Cu~(2+)和Pb~(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浸泡液中Cu~(2+)和Pb~(2+)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9.37和4.29μg/L,尾矿中Cu和Pb的平均溶出率分别为0.097%和0.043%.钼矿尾矿可在中性条件下长期释放Cu~(2+)和Pb~(2+),且Cu比Pb更容易溶出.  相似文献   
4.
针对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电子组件生产检测中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检测效率不高和精度低等问题,研究了交流可调触发电流发生技术及控制算法,设计了以ARM微控制器为核心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交流可调触发电流发生器、标准剩余电流互感器、工装夹具与传动控制单元、人机界面等部分,同时给出了系统软件及控制算法的设计流程图.测试数据表明:样机输出的交流可调触发电流最大示值误差为0.4%,具有自动测试、合格判断、数据存储、历史查询、通信等功能,满足了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5.
对半导体工艺的需要,本文提供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分析的机理及采用的关键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利用Al3+对骨胶进行改性,制备了Al3+改性骨胶粘合材料(CA)。研究了Al3+对骨胶的改性机理,利用FT-IR(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XRD(X射线衍射)光谱,PL(荧光发射)光谱,XPS(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对改性机理进行验证,通过扫描电子电镜(SEM),表面润湿角检测仪对CA进行耐水性表征。结果表明,Al3+与骨胶分子肽链中的—NH和O发生配位反应,使骨胶分子各肽链之间通过Al3+交联在一起,形成稳定的五元环网状结构;CA膜表面较骨胶膜表面更加规整、平滑、致密;表面润湿角检测发现CA膜的接触角为92.45°,而骨胶膜的接触角只有42.58°。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引发醋酸丁酸纤维素(CAB)形成自由基,进而与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和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类单体接枝共聚合成KH560改性的醋丁纤维素水性乳液。考察了KH560质量分数和AA质量分数(占单体总质量)对涂层及其乳液各项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动态机械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w(KH560)=7.5%、w(AA)=26.8%时,所得乳液呈乳白色且泛蓝光,单体转化率为91.9%,平均粒径为347 nm,能自然存放超过3个月,涂膜吸水率为7.69%,抗拉强度为13.6 MPa,撕裂伸长率为306%,改性后的树脂综合了CAB、丙烯酸酯和KH560的三重特性。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法优化双酶水解黄鳍金枪鱼胰脏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水解度为指标,研究了酶解时间、酶活比、料液比、加酶量、pH和酶解温度6种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因素(酶解时间、pH和酶解温度)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对木瓜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双酶组合水解黄鳍金枪鱼胰脏制备生物活性肽的工艺进行优化,为获得高活性蛋白多肽及有效利用金枪鱼胰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双酶水解黄鳍金枪鱼胰脏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活比1:1、料液比为1:10、加酶量30mg/g、pH7.55、酶解时间3.39h、酶解温度55.73℃。利用优化双酶水解条件制得的低分子多肽的水解度高达60.22%。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提取剂在不同的提取时间从元宝枫种壳中提取单宁,用络合法测定单宁含量, 通过比较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丙酮抽提时间为3h.在最佳条件下抽提单宁并通过IR图判断宁类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金枪鱼鱼油分子蒸馏前期乙酯化反应体系中各脂肪酸的氧化规律,并对分子蒸馏富集鱼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工艺进行研究。利用GC-MS联用分析仪测定酯化时间6 h内脂肪酸的变化,并用分子蒸馏对乙酯化产物中ω-3脂肪酸进行富集。试验结果表明:在乙酯化反应体系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前4 h下降缓慢,其含量下降小于40%,4 h后下降明显,其中C20∶3(n-3)含量下降尤为明显,超过60%;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下降速率不明显,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其含量下降基本小于30%。此外,采用美国POPE2英寸刮膜式蒸馏设备,在110℃,5 Pa,进料流量为4 mL/min时对鱼油ω-3脂肪酸富集效果最好。鱼油乙酯化反应体系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程度受反应时间影响不明显,反应时间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程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3级分子蒸馏,可以得到总ω-3脂肪酸含量为70.78%,得率为10.1%的鱼油乙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