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低渗透非均质异常高压深层砂岩油藏的高效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低渗透储层由于渗流阻力大存在启动压差,注水开发难度较大;非均质储层由于层间、平面渗流能力差异大导致储量动用程度差异大;渤海湾盆地异常高压油藏一般属欠压实型,投入开发后地层压力下降导致储层孔渗降低且部分不可逆,影响开发效果;深层油藏压力温度高,对工艺技术要求高。采用密井网逐层上返与细分层系相结合的开发方式,利用以整体压裂改造为中心的配套技术,实现了文33块沙三上-沙三中低渗透油藏的高效注水开发。  相似文献   
2.
文留油田低渗透油藏合理注采井距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针对文留油田油藏埋藏深、储层物性差、注水困难、油藏长期处于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开采状态等问题,从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出发,优化了文留油田的合理注采井距;并在深层低渗透油藏加密调整、实现高效注水开发方面,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复杂断块油气田滚动勘探开发特征及主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复杂断块油气田的地质特征而形成的滚动勘探开发模式,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步形成一系列滚动勘探开发技术。“整体部署、分批实施、及时调整、逐步完善”是其基本工作程序;新技术、新方法是高效开发复杂断块油气田的前提,根据多年工作实践,本文总结和探讨了复杂断块油气田中、后期滚动勘探开发的基本原则、思路及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4.
中原油田水平井地质评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井地质评价技术包括:目标区筛选、目标区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水平井油藏工程优化设计、水平井经济评价等内容。本文以水平井地质评价技术为基础,优选云2块作为中原油田水平井试验区,设计的云2-平1井,完钻深度3200m,水平位移1099.47m,经投产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含水期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及挖潜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高含水期陆相复杂断块层状油藏剩余油分布复杂,油藏模拟难度大.马11复杂断块油藏在油藏精细描述基础上,利用动静态综合分析研究与密网格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相结合,提高了剩余油研究精度和可信度;在此基础上,针对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并结合当前经济技术条件,部署实施了以调整井、调剖、堵水、油水井大修为主的剩余油挖潜方案,油藏含水上升率大幅度下降、采油速度上升、采收率提高了.  相似文献   
6.
中原油田2001年在马厂地区沙四下段首次获得高产工业气流,首次上报了天然气探明储量,展示了马厂地区深层气的良好勘探前景。在分析滚动勘探开发效果的基础上,总结了马厂地区在老井复查、资源潜力分析、油气控制因素、油气富集规律、有利目标选择、构造精细研究、滚动井位部署等工作的主要做法,为以后深层气的滚动勘探开发起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上古生界天然气运移模式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位于陕北斜坡,通过对该探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初次运移的历史、动力、方向和二次运移方向的研究,认为该区上古生界在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开始大量生成天然气,为排烃的高峰期,初次运移的动力除扩散作用外,主要是气源岩所产生的异常压力,方向垂直向下,即指向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的二次运移方向主要是北东向,但由于地层倾角较小,横向进行二次运移的动力不足以及受储集层物性差和砂体展布方向等方面的制约,天然气只能在较短的范围内运移。富县探区是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的最佳地区。图6参8  相似文献   
8.
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合理界限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为在经济、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合理地开发超稠油油藏,增加可利用的储量资源。本文应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达9块超稠油的流体组成,粘温关系和油藏渗流特征,以及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注汽工艺参数对开采效果的影响,考虑经济因素的影响,建立蒸汽吞吐开采目标优化函数,提出开发超稠油油藏的合理工作制度和技术经济界限,研究认为,在实施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时,应采取注高温,高干度,高强度的蒸汽和短周期,多周次的工作制度,同时在完井方式和注采工艺等方面采取配套措施,才能取得一定的效益,研究结果为该类油藏的热采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