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密油藏衰竭式开发产量递减快,能量亏损严重。为探索更有效的开发方式,采用CMG-GEM软件建立水平井CO2缝间驱替模型,模拟CO2注入量、注入压力、储集层温度、裂缝间距以及裂缝长度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井CO2缝间驱替能够较大程度地增加CO2波及面积,充分挖掘剩余油,提高开发效果;注入压力为25 MPa时,CO2注入量应接近且不超过10×104 m3;日产量峰值随注入压力、裂缝间距和裂缝半长的增大而增大;储集层温度为80 ℃时,日产量峰值相对于其他温度较高,储集层温度越高,日产量达到峰值所需的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2.
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室内制备油包水型原油乳状液的制备参数(转速、乳化时间)、含水率、水电导率以及温度等因素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速对原油乳状液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转速为7000r/min,乳化时间为8min时形成了乳状液,而且转速越大、乳化时间越长,水滴粒径越小,粒径分布越均匀,原油乳状液越稳定;含水率越高,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越差;原油乳状液电导率的大小取决于乳状液中水电导率的大小,能够反映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温度升高,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庆油田采油四厂杏二中原油和污水,在室内配制原油乳状液,研究了不同结构破乳剂(SP169、BP169—21、AE9901、AR36、AP221、TA1031)及其浓度对不同矿化度原油乳状液的适用性。结果表明:AR36脱水速度最快、水色清、油水界面清晰,最大脱水率为88%,适用于大庆杏二中原油乳状液的脱水;AE9901的脱水率为729/6,SP169为70%,TA1031为64%,BP169-21为58%,AP221为54%。AR36存在最佳使用浓度(200mg/L);SP169、AP221脱水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破乳剂浓度增加,可降低油水界面黏度,减弱界面膜强度,从而提高脱水效率。AR36脱水率随矿化度增加而增大,适用于高矿化度乳状液脱水;BP16921脱水率随矿化度增加而减小,不适合高矿化度乳状液脱水。其它4种破乳剂的脱水效率与矿化度无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针对致密储层孔喉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选取延长组致密砂岩样品分别进行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测试,探讨2种方法在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结构的差异性。结果显示:高压压汞实验由于高的进汞压力和汞的流速,常会遗漏一些大孔的信息,所测的进汞曲线反映的是某一喉道控制的进汞体积,不能定性得到喉道和孔隙的信息;恒速压汞实验的优点是可以定性孔隙和喉道,更适用于孔、喉性质差别很大的低渗透、致密储层。恒速压汞实验计算孔隙半径应用等效球法,计算出的孔隙半径偏大,导致孔隙和喉道曲线呈明显双峰状,并且由于恒速压汞实验进汞压力小,对小于0.12 μm的孔喉不能识别。对致密储层孔喉的精确研究,需要结合2种实验的优点共同表征。  相似文献   
5.
研究回注污水水质对油藏储层渗透率影响规律对油田提高注水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大庆杏南油田7种不同渗透率的油藏天然岩心,设计了6种不同水质的污水(不同浓度及粒径的悬浮固体浓度、不同含油量)室内岩心流动实验,揭示了污水水质对油藏储层渗透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污水中悬浮物对储层的堵塞类型为贯穿性堵塞、过渡性堵塞和浅部堵塞三种形式,其中贯穿性堵塞起主要作用;堵塞形式主要受水中悬浮物粒径控制;建立了6种回注污水对不同渗透率储层的影响图版,为油田现场提供了技术指导;针对大庆杏南油田,建议3×10~(-3)、7×10~(-3)、20×10~(-3)、50×10~(-3)μm~2储层注入回注污水界限为5.3.1水(悬浮固体浓度5 mg/L、粒径3μm、含油量1 mg/L),110×10~(-3)、180×10~(-3)μm~2储层注入回注污水界限为5.5.2水,250×10~(-3)μm~2储层适合注入回注污水界限为8.5.2。  相似文献   
6.
采用低毒性的对位取代苯酚 六亚甲基四胺为交联剂,制备了在高温地层内交联成胶的两性聚合物凝胶调驱剂.所用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DQ和-DL水解度25%,阳离子度5%,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8×107和1.7×107.实验成胶温度为80℃,一般在80℃测定凝胶黏度.考察了每一组分的优化用量,结果如下:聚合物3.0 g/L,交联剂胺组分1.0 g/L,酚组分0.45 g/L(DQ聚合物凝胶)或0.50 g/L(DL聚合物凝胶),催化剂(pH调节剂)草酸1.5 g/L或1.0 g/L;淡水配制的成胶液成胶时间为15天,凝胶黏度45~48 Pa·s;加入草酸的矿化度2.0 g/L盐水成胶液的成胶时间为2.5~4.0天,同时加入碳酸氢钠可调节成胶时间;在硫脲、硫代硫酸钠和亚硫酸钠中,后者用作高温稳定剂的效果最好,适宜加量为0.3 g/L.配液用水矿化度由2.0 g/L增至10 g/L时,凝胶的剪切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仅略有下降.图7表4参5.  相似文献   
7.
榆树林油田注入水悬浮颗粒浓度与粒径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压汞法测定了有代表性的榆树林油田储层岩心(Ka≈1×10-3μm2)的微观孔隙结构,构建了喉道半径、孔隙半径、孔喉半径比分布曲线。由所得孔隙结构数据,取喉道半径约1.275μm、Ka约1×10-3μm2的8个岩心进行模拟注水实验。模拟注水为仅含模拟悬浮颗粒(石英砂)的蒸馏水,石英砂的粒径(平均值和分布范围)用滤膜过滤法控制。岩心饱和模拟地层水后注入含一定浓度、一定粒径石英砂的蒸馏水,测岩心水测渗透率损失率。认为渗透率损失率超过30%时地层受到的伤害不可忽视。当石英砂半径上限为0.365μm,石英浓度增加至0.5mg/L时渗透率损失率增大至30%;当石英砂浓度为0.5mg/L,石英砂平均半径增加至0.5μm时渗透率损失率增大至30%。认为Ka为1×10-3μm2的榆树林油田注入水中悬浮颗粒浓度应小于0.5mg/L,粒径应小于1μm。讨论了颗粒堵塞多孔介质的机理。图7表1参5  相似文献   
8.
致密油气是我国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孔喉结构的研究有利于推进致密油气地质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致密储层为例,通过高温高压合金注入装置,结合大视域图像拼接技术与图像孔隙提取方法,建立了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新方法。结果表明,将合金注入致密储层孔隙中可以较好地反映孔隙连通性特征,使孔隙形貌和结构更加容易辨别。大视域图像拼接方法解决了孔隙分布非均质性强、小视域观察代表性差的问题。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储层主要发育粒间孔、粒内孔和粒间—粒内混合孔,其中粒间孔最为发育。孔隙缩小型喉道、缩颈型喉道、管束型喉道、片状喉道和弯片状喉道是其发育的5种喉道类型,其中弯片状喉道最为发育。石英和长石的孔隙明显大于其他矿物孔隙,对致密储层面孔率的贡献率达74%,是致密油气重要的赋存空间。  相似文献   
9.
孪连型表面活性剂SL–1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孪连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表面活性高、临界胶束浓度低、泡沫稳定性好等特点,国外学者对其结构、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而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介绍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结构和合成方法,详细介绍了此种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表面张力法测得各种阳离子孪连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在0.08%~0.12%范围.孪连活性水在0.1%浓度下与大庆原油之间的瞬时最低界面张力达到10-2mN/m.聚合物的存在会增加油水界面张力达到平衡值的时间,但不会影响值的大小.水驱之后注入0.15 PV表面活性剂溶液,提高采收率10%左右.现场试验表明,该表面活性剂能起到很好的降压增注、提高油井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ASP复合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传输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驱中,各种化学剂在液液和液固相互作用中的损耗不同,使得他们在多孔介质中存在色谱分离现象。为了更好地描述和分析化学剂在多孔介质中的传输规律,利用修正的传质扩散方程解析解处理实验资料,求出了方程中化学剂运移滞后系数和综合扩散系数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单一的,不同的驱油剂,相同流动条件下的综合扩散程度和运移滞后程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色谱分离现象;相同流动条件下,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由于聚合物的加入和竞争吸附的原因,使得其综合扩散程度和运移滞后程度小于单一驱油体系化学剂综合扩散程度和运移滞后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