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从点源绕射波场分布特征出发,提出了面向叠前偏移的炮点、检波点组合设计方法,推导了绕射波场在炮点组合中心沿炮点组合方向的时间变化率表达式及在检波点组合中心沿检波点组合方向的时间变化率表达式;并根据炮检距矢量方向、偏移距离矢量方向、炮点组合方向和检波点组合方向一致时,炮点、检波点组内时差最大的原则,依据组合原理求出了对绕射波的组合压制振幅特性;探讨了反射波、绕射波的高截频率与组合基距的关系;提出了叠前偏移所要求的野外组合基距定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波动方程的数值模型正演模拟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各个方面.为了选择最佳的网格尺寸以及以最小的计算量完整地恢复出信号,针对地震波场正演模拟中经常使用的Ricker子波,根据空间采样定理和地震波在不同速度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分析了有限差分算法中的假频和信号恢复问题,推导出模拟网格尺寸、模型地层的最小速度和能够恢复的子波主频之间的近似定量关系,并用数值算例验证了这一关系.  相似文献   
3.
电测井和电阻法在复杂区表层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测井方法研究表层的自然电位、电阻率与岩性、含水量调查等之间的关系,精确分析表层岩性特征,为激发因素的合理选择和资料处理提供了新的分析依据;利用单点的电测井资料拟合自然电位和电阻率的关系曲线,把高密度电阻率法的电阻率剖面反演成为自然电位剖面,分析自然电位的纵横向变化规律;利用速度模型反演技术,准确地描述了表层速度和厚度的纵横向变化细节,弥补了微测井单点调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倾角时差(DMO)校正在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对三维观测系统某一面元内不同炮检距、不同深度和不同倾角地层进行倾角时差校正,可以得到加权DMO覆盖次数;利用倾角分解法对地下复杂地质构造的倾角进行分解,再根据偏移距和目的层深度,可以得到不同倾角地层的DMO脉冲响应。不同的观测系统对应不同的加权DMO覆盖次数和DMO脉冲响应,可以根据加权DMO覆盖次数的分布是否均匀,DMO脉冲响应是否有好的一致性,对三维观测系统进行评判。对某研究区的常规和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进行了DMO分析,结果表明,DMO校正对于判断观测系统压制采集脚印的能力以及进行观测系统设计优化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火成岩区二维地震正演及照明分析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海南福山凹陷表层及浅层火成岩异常发育,导致该地区多次反射波、折射波等干扰波现象非常突出,地震有效信号成像困难,地震资料分辨率、信噪比低,地震资料品质差。为了研究火成岩与地震资料品质之间的关系,针对地震目的层的反射特点,利用地震解释成果及测井资料建立地质模型,通过二维模型正演与照明分析技术研究多次波、折射波等干扰波的形成机理。通过研究分析认为:①表层风化层等低速层对地震资料高频吸收强烈,应在地表风化层下激发;②浅层火成岩是影响地震资料品质的关键因素,在浅层火成岩之下激发能获得较高品质的地震资料;③适当增加激发能量,并根据不同的地表特点调整覆盖次数来提高反射能量;④地震模型正演与照明分析技术有助于区分多次波和有效反射波,可以用来指导地震资料采集及数据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基于射线追踪正演照明的观测系统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地震勘探采集中,观测系统设计是基于共中心点(CMP)理论进行的,传统的地震采集设计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日趋复杂的勘探状况。从近年来广泛讨论的地震照明技术出发,提出了针对目的层、基于射线追踪正演的观测系统属性分析方法,并给出了楔状模型和曲界面模型数值模拟实例,得到了基于目的层CRP点的面元信息——面元随偏移距变化的覆盖次数和能量(振幅)分布。通过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在上覆界面非水平情况下,其下伏地层覆盖次数及下传能量受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地震数据采集中空间采样间隔是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重要参数。常用的空间采样间隔计算公式只考虑反射波无假频采样,或只对偏移孔径内的绕射波无假频采样,未考虑倾斜地层偏移成像空间采样的要求。为此,从地震偏移成像的实质和倾斜地层绕射波场的分布特征出发,通过建立倾斜地层反射波时距方程,根据地震波同相叠加原理推导出满足倾斜地层偏移成像的空间采样间隔计算公式,并且分析了不同地层倾角面向地震成像的空间采样间隔计算公式,为地震数据采集设计和偏移成像提供了可靠的空间采样参数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