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阐述了梁家楼浊积岩油藏实施不稳定注水的可行性;介绍了不同构造和井网特点的4个区块分别实施周期脉冲注水、对角井交替注水、两排井交替注水、隔井分组交替注水的试验情况;讨论了按注采井距和地层导压系数确定注水周期和选择注水量的方法;并通过梁家楼浊积岩油藏不稳定注水的试验结果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得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梁家楼油田的纯47块、纯56块,开发层系沙三中,储层为顶平底凸的单一大厚层,平均油层厚度18.6m,平均空气渗透率2.084μm^2,为特高渗透油藏。经过30多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稳产的主要手段之一是通过注足水、注好水来实现稳液稳油和控水稳油。为解决该类油藏注水见效敏感、注采调配理论依据不足的问题,以油藏渗流力学为理论基础,经过深入研究、反复论证,选择压降叠加原理作为注采调配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油藏地层参数重新取值及论证,得到了适用于该油藏的压降叠加公式,进一步推导出注采调配见效周期的计算公式。运用所得公式指导注采调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降低自然递减率、改善油藏水驱状况的目的,增加可采储量20.8×10^4t。  相似文献   
3.
针对梁家楼油田特高含水期产量递减严重、稳产难度大的矛盾,充分运用动、静态资料进行精细油藏地质研究,认识油水运动规律及油藏水淹特征。根据剩余油分布状况,区块整体调整、零星完善、油井堵水、不稳定注水、水平井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相结合,进行剩余油挖潜,提高油藏采收率,形成了一整套特高含水期挖潜技术系列。  相似文献   
4.
梁家楼油田的纯47块、纯56块,开发层系沙三中,储层为顶平底凸的单一大厚层,平均油层厚度18.6m,平均空气渗透率2.084μm^2,为特高渗透油藏。经过30多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稳产的主要手段之一是通过注足水、注好水来实现稳液稳油和控水稳油。为解决该类油藏注水见效敏感、注采调配理论依据不足的问题,以油藏渗流力学为理论基础,经过深入研究、反复论证,选择压降叠加原理作为注采调配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油藏地层参数重新取值及论证,得到了适用于该油藏的压降叠加公式,进一步推导出注采调配见效周期的计算公式。运用所得公式指导注采调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降低自然递减率、改善油藏水驱状况的目的,增加可采储量20.8×10^4t。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粱家楼油田实施不稳定注水的可行性;介绍了不同构造和井网特点的四个区块分别实施周期脉冲注水、对角井交替注水、两排井交替注水、隔井分组注水的试验情况;讨论了按注采井距和地层导压系数确定注水周期和选择注水量的方法;并通过梁家楼油田不稳定注水的试验结果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得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梁南浊积岩油藏不稳定注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梁南浊积岩油藏实施不稳定注水的可行性;介绍了纯47、梁23、44和38四个区块分别实施周期脉冲注水、对角井交替注水、两排井交替注水、隔井分组交替注水的实践;讨论了按注采井距和地层导压系数确定注水周期和选择注水量的方法;并通过梁南浊积岩油藏不稳定注水的实践结果和取得的经济效益,得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