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1.
河南镇平早白垩世孢粉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次论述了河南镇平早白垩世白湾组的孢粉组合面貌及其特征。根据孢子花粉属、种的垂直分布,自下而上把白湾组的孢粉组合可分为两个亚组合。下亚组合以Classopollis-Scneoisporiles为特征;上亚组合以Clas-sopllis-Scizneoisporiles-Jugella-Cidricosisporiles为特征。根据孢粉组合特征,把白湾组的时代确定为早白垩世,并以下亚组合代表别里亚士期-凡兰今期,上亚组合代表欧特里期-巴列姆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的几种更新世晚期哺乳类化石是1957年5月辽宁省文化局寄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的。标本采自该省建平、康平两个地点,大部分都很破碎,但其中有一些是在东北地区很少发现(如Ovis ammon,和Spirocerus cf.kiakhtensis)或从未发现过的(如Elaphurus menziesianus);它们在动物分布和地质时代上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甘肃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盆地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备受世人注目。为了使民勤盆地社会经济 与环境均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民勤盆地水资源利用及其产生的环境效应的研究,划分了水资 源利用与环境变迁的阶段。结果表明,人口膨胀、大面积开荒等导致的大规模、无节制地开采地下水,造成 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是30多年来民勤盆地土壤盐碱化、沙漠化迅速发展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民勤盆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环境发展战略和水资源利用战略。  相似文献   
4.
1957年,我系教师带领一年级同学到临潼实习时,在该县城南骊山北麓冷水沟内白色砂砾层中,采到三个单个保存完好的三趾马牙化石、左上第二臼齿(M~2)、第四乳前臼齿(Dp~4)、左下第二臼齿(M_2)各一个,这是临潼地区第三纪化石的首次发现,不论在古生物地层及地质构造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化石记述:Hipparion cf.Platyodus Sefve.(图1 A.B.C)三个牙齿除根部断损外,都保存得很完好。牙冠面花纹清浙,冠壁大部分被已变得较坚硬的乳白带黄色的白垩里质包被,因此看去显得很干净。Dp~4:牙齿较大,近方形,刚开始磨用,冠面的花纹尚不明显,釉质层较薄,原尖(Pr.)呈扁长圆形,近舌侧平直且稍向内凹(标本编号:M.5701.下同)。  相似文献   
5.
王存義先生于1952年在贵州织金县境內收集了一批哺乳类化石标本渲幸徊糠质窃诟孟孛┤⒛ブ小⑾焖吹鹊氐纳蕉粗惺占?另外在织金县合作社收购了一部分。这一批收集品中所包含的种属较多,但保存都不完整,几乎全是单个的牙齿,少数的破骨片、脊椎骨、距骨等。我们在周明镇导师的指导下,将这批标本作简单记述:因为虽然过去已知道贵州洞穴含有丰富的第四纪脊椎动物化石的堆积,但尚未有报告发表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