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采油微生物在提高原油采收率过程中,受油藏环境条件,包括温度、压力、矿化度、pH值和渗透率等因素影响.用人工填沙岩心模拟地层多孔介质,以淀粉水解液为主要碳源,通过对胜利油田中一区Ng3产出水中的内源微生物,在60 ℃高温和10 Mpa高压下的静态激活实验,考察在不同渗透率的多孔介质中,采油微生物的激活代谢情况.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研究不同渗透率岩心激活后微生物群落DGGE条带的变化.结果表明,微生物在不同渗透率多孔介质中的生长代谢有较大差异,岩心渗透率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高渗透多孔介质培养条件下微生物种类比低渗透介质条件下多,丰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2.
在对胜利油田中一区油藏流体分析的基础上,模拟油藏高温(65℃)高压(10 MPa)环境,研究了葡萄糖、玉米淀粉水解液、小麦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碳源的不同激活剂体系对中一区7N11井产出水中内源菌激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碳源会显著影响油藏内源菌的生长周期、菌群结构及代谢活性,综合评价淀粉水解液为碳源的激活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用淀粉水解液配制的激活剂进行了物理模拟驱油实验,增油效果显著,30 d后采收率提高幅度可以达到4.8%。  相似文献   
3.
高温油藏内源微生物的堵调及种群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高温高压油藏(65℃、11MPa),以其中内源微生物群落为主要对象,利用物理模拟及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了内源微生物被激活后与多孔介质间的相互作用及其群落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内源微生物激活后使岩心渗透率由1.64 μm2降至1.01μm2。多孔介质和油水两相界面均表现出显著的细胞截留能力,水驱2PV后产出液细菌浓度由108个/mL降至106个/mL以下,而每毫升岩心中细菌总量约为7×108个。利用分子方法研究群落结构发现,以糖类、烃类和脂肪酸为底物的代谢活动已被激活并在产出液或岩心不同位置形成优势,并且产出液和岩心中产甲烷古菌一致,而岩心内细菌种类丰富(>20种嗜热菌),且多样性高于产出液。  相似文献   
4.
大塑性变形工艺是制备超细晶材料的主要成形技术.其中,累积叠轧(ARB)因工序简单、成本低,对模具要求低,可连续生产大尺寸的细晶板材,而获得广泛应用.从累积叠轧后材料的组织特性、力学性能以及强化机制和界面结合机制方面梳理国内外累积叠轧工艺的研究现状.提高累积叠轧材料的塑性极其重要.制备高强度、高塑性ARB复合材料将成为后续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袁书文  李乃厚  景建宁 《山东化工》2014,43(10):93-94,97
为了充分脱除煤气中H2S,使净化后的煤气满足后续生产的要求。通过采用RTS脱硫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工艺操作,使脱硫效率稳定在98%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