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裂缝性泥岩探井水平井取心工具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井在开采裂缝互不连通的裂缝性油气藏、有水锥的油气藏、有气锥的油气藏以及薄差油气藏方面具有重大作用,水平岩心为直接研究岩相和储层非均质性的横向变化以及垂直裂缝的间距和流体分布提供了第一性的资料,这些资料是研究水平井动态的基础,对进行油藏模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健  刁波  袭杰  李艳东 《混凝土》2012,(3):4-7,14
以清水、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5%硫酸钠+3%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为侵蚀介质,采用慢冻法及干湿交替环境,对强度为54.71 MPa、水胶比为0.4的高强混凝土进行0、100、200、300次冻融循环,观察各组试件表面剥蚀情况,测定质量损失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及侵蚀次数增加,混凝土试块表面剥蚀趋于严重,质量损失率增加,抗压强度减小。侵蚀介质为5%硫酸钠+3%氯化钠溶液的混凝土试件,各参数的变化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以质量分数为3%氯化钠+0.34%硫酸镁配制的海水作为侵蚀液体,对引气混凝土试件进行海水浸泡与冻融循环交替作用试验,并分别测定经历102次、201次和300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等数据.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多,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无明显变化,而抗压强度大幅降低.当冻融循环为300次时,质量损失率达0.28%,相对动弹性模量为100.21%,抗压强度下降了11.16%.  相似文献   
4.
张健  刁波  袭杰 《工业建筑》2012,42(10):38-41
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承受使用荷载且带裂缝工作,持续荷载和裂缝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滞回性能影响的情况尚不清楚。通过对养护28 d后的钢筋混凝土柱施加不同比例的大偏心受压持续荷载,在大气环境下养护100 d(总计128 d),卸掉持续荷载,进行低周期反复加载试验,以探讨持续荷载和裂缝对滞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持续荷载与低周反复荷载产生的应力分布一致时,钢筋混凝土柱的初始加载刚度、极限荷载和延性随持续荷载增大而降低;反之,极限荷载随持续荷载增大而降低,初始加载刚度和延性随持续荷载增大呈增大的趋势,但不够显著。说明持续荷载对钢筋混凝土柱的滞回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结合PID数字闭环调节系统在水电厂控制水轮发电机组的应用,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使用的算法、工作过程及特点,经测试和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适合对水轮发电机组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袭杰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22(5):58-58,61
1.影响井径变化率的主要因素 钻头钻穿地层所形成的真实井筒断面形状,无法直接获知。只有通过井径测量间接获得有关井径变化的信息。钻井实践表明钻穿砂岩地层所形成的井眼形状较规则,且井壁较平滑;而钻穿泥岩页岩地层所形成的井眼形状则很不规则,井壁凹凸不平,形成所谓的大肚子或缩径。井径变化是由井壁不稳定直接造成的。井壁失稳问题是钻井中较为复杂的问题,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目前还没有更有效的解决办法,而地质因素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各地区各层段差别很大。岩性也千变万化。因此解决井眼不稳定问题是很困难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井眼不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7.
袭杰  贾仲宣 《钻采工艺》2003,26(5):67-69
在钻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部分钻柱落井,致使钻头或底部钻具损坏。文中在分析影响钻柱在井筒内自由降落时速度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钻柱在井筒内自由降落的运动数学模型,以及与井底接触时对钻柱产生的碰撞力。为现场处理类似的钻柱落井事故提供预先的分析和处理方案,以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井内落鱼损坏状态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钻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操作失误发生顿钻,起下钻过程中发生钻具折断或吊卡脱开等造成钻柱部分或全部落井,致使钻具损坏,或落井钻柱顿坏等恶性事故。由于这些事故发生条件不同,如井眼条件(井深、井斜、井径变化)、钻柱结构(稳定器数量、钻具尺寸与数量)、钻井液性能(密度、塑性粘度)以及钻头距井底高度、地层性质等,因此而产生的后果也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保压取心技术在吐哈油田陵检14-241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油田在陵检14—241井保压取心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包括采用六翼刮刀式PDC钻头、改善压力补偿系统的密闭性能、采用抗高温DSM密闭液、采用液氮冷冻技术、优化工艺流程等,使该井岩心收获率达93.6%,密闭率82.1%,保压率93.1%,为探区储量计算、残余油动态预测、水淹层测井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和解释依据。  相似文献   
10.
1.理论分析 在钻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操作失误发生顿钻,起下钻过程中发生钻具折断或吊卡脱开等造成钻柱部分或全部落井,致使钻具损坏,或落井钻柱顿坏等恶性事故。由于这件事故发生条件不同,如井眼条件(井深、井斜、井径变化)、钻柱结构(稳定器数量、钻具尺寸与数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