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地震频谱分析在气水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平  路中侃 《石油物探》1995,34(2):71-75,93
不同频率成分的地震波在岩层中传播时的衰减是不相同的,且岩层中孔隙流体的存在增加了这种衰减,本文从这一基本点出发,利用地震波的连续频谱来研究地层所含流体的差别及地层岩性的变化,进而预测气水边界和储层的横向变化,达到了发现或预测川东地区石炭系岩性圈闭的目的,将该方法用于实际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川东石炭系气水分布及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川东石炭系天然气受现今圈闭控制。根据其圈闭成因可分为构造圈闭和地层-构造复合圈闭。构造圈闭又可分为主体背斜和潜伏背斜。主体背斜的气水界面受断层溢出点控制;潜伏背斜的气水界面受最低圈闭线控制;地层-构造复合圈闭的气水界面与潜伏背斜相似。根据这些圈闭的气水分布特征及地震响应特征,利用连续频谱分析技术对川东石炭系进行气水分布研究和储层横向预测,可提高预探井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川东地区志留系-石炭系含气系统天然气运移聚集机理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根据川东地区石炭系、志留系天然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特点,结合地层压力分布特征,探讨了该区志留系-石炭系含气系统的天然气运移聚集机理,提出该系统具有箱外成藏和箱内成藏两种模式。下伏志留系高压封存箱生成的油气随箱体顶部破裂呈混相涌流进入石炭系,油气在石炭系中向继承性发育的古隆起运移聚集,形成大型古油气藏,后逐渐演化成古气藏。志留系封存箱内部的天然气可在有利储集层中聚集成藏。喜山构造运动使研究区天然气重新大规模运移聚集,形成充满度很高的残余气藏。石炭系储层气驱水实验表明,岩石渗透率与驱替后残余水饱和度呈负相关指数关系。在一般地层压力条件下,天然气很难通过岩层的细小孔隙运移并排替地层水富集,细小孔隙中的天然气是早期聚集其中的。水溶对流可能是石炭系天然气运聚成藏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地质力学在地质工作中已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固体矿床方面的实践,已有成效。在指导流体矿床——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国内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本文从最基本的构造形迹——裂缝(节理)出发,阐述不同应力形成的背斜裂缝特征和石油及天然气的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5.
川东地区石炭系气水分布规律与保存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自流井气田嘉三气藏已有130多年的开采历史。本文在总结气藏特征、勘探与开发史的基础上,探讨了气藏的渗流机理,提出嘉三裂缝-孔隙型气藏天然气储量系由常规和非常规开采储量组成。经测算,后者至少是前者的两倍,因此应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东部南门场构造具有川东高陡构造的普遍特征,地面地质条件恶劣,地腹构造相当复杂,地震剖面在构造顶部成像困难。因对其构造主体部位构造特征认识模糊,导致勘探进展缓慢。现利用构造中段主体部位两口钻井的录井、测井资料,对门2井地层层序重新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层倾角、井斜数据及邻区钻井的对比资料,以地震剖面为背景,尽可能精确地恢复了门2井区的地腹构造形态;这一构造模式较为接近钻井实际情况,可对下一步的勘探部署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ʯ̿ϵ�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以川东石炭系5分层为基础,追溯了它的沉积构造史和沉积微相。根据地震地层学的薄层分辨原理,对石炭系的分布和厚度变化进行横向追踪预测。通过储层评价和圈闭类型的研究,提出了勘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