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Al-MCM-41介孔分子筛吸附喹啉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云芳  步长娟  迟志明  李倩 《化工学报》2015,66(9):3597-3604
在碱性条件下,采用水热晶化法,以偏硅酸钠为硅源,铝酸钠为铝源,CTAB为结构模板剂,成功合成出了含铝介孔分子筛Al-MCM-41。采用XRD、BET等手段对合成的Al-MCM-41进行表征,对柴油中的氮化物喹啉进行了吸附实验,考察了Al-MCM-41介孔分子筛对氮化物喹啉的吸附能力,探究了硅铝比为60的Al-MCM-41分子筛对喹啉溶液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测得353.15~393.15 K 温度范围内的吸附等温线数据,用Langmuir、Freundlich方程对此进行拟合,并根据热力学原理计算得到吸附过程中的ΔH、ΔG、ΔS值和吸附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 硅铝比为60的Al-MCM-41具有较大的孔容、比表面积和较窄的孔径分布,结晶度和有序性高。等温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 等温线模型,其ΔH -0.7682 kJ·mol-1,ΔG -28.1215 kJ·mol-1, ΔS 73.2434 J·mol-1·K-1,吸附动力学符合Pseudo拟二级方程,Ea为2.8575 kJ·mol-1。  相似文献   
2.
李倩  迟志明  朱大亮 《当代化工》2016,(10):2440-2442
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环保法日益严格,各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清洁燃料的生产成了炼油厂的重中之重,因烷基化油具有良好的性能使其得到很大重视,烷基化技术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烷基化油是一种具有低蒸汽压、不含烯烃及芳烃等有害杂质的理想汽油高辛烷值调和组分。目前,烷基化技术包括液体酸烷基化法及固体酸烷基化法。其中,液体酸烷基化法又分为氢氟酸法、硫酸法、离子液体法等。介绍了Stratco、Exxon Mobil、UOP、Phillips、Kellogg等世界几大公司的烷基化技术;同时对国内采用上述部分技术投建的装置情况也做了简单介绍;分析概括了一些新型烷基化技术的利用和发展情况;强调了固体酸烷基化技术的优势;最后对中国石油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铝酸钠为铝源、硅酸钠为硅源、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硅铝比的Al-MCM-41分子筛,负载不同金属离子对其改性,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N2气吸附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Al-MCM-41(80)负载不同金属离子作为吸附剂对模拟汽油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Al-MCM-41(80)在353 K时的脱硫效果最好;负载金属离子Fe3+、Ni2+、Zn2+、Cu2+、Co2+、Ce3+的脱硫效果顺序为:Ni2+>Co2+>Zn2+>Fe3+>Ce3+>Cu2+;芳烃的加入降低了分子筛对噻吩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以硅酸钠为硅源,硫酸铝为铝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不同硅铝比(摩尔比)的介孔分子筛Al-MCM-41。利用XRD,BET等手段对合成分子筛进行了表征,并在间歇式吸附装置上对喹啉(吲哚)-液体石蜡模型化合物进行吸附脱氮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介孔分子筛Al-MCM-41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适宜的孔径和较大的孔容;铝原子的加入可增加分子筛的酸性位,改善吸附性能;其对碱性氮化物喹啉的吸附性能优于对非碱性氮化物吲哚的吸附性能,且在最佳吸附温度120℃下,硅铝比为60的分子筛对喹啉的吸附效果最佳,而硅铝比为40的分子筛对吲哚的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