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5篇
水利工程   20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动态概率粒子群优化算法(DPPSO)特点,针对传统的单种群粒子群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较慢的缺点,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异构多种群策略的DPPSO.该算法在进化过程中保持多个子种群,每个子种群以不同的DPPSO变体进行进化,子种群之间根据一定规律进行通信,从而保持整个种群内部的信息交流,进而协调DPPSO的勘探和开采能力.通过典型的Benchmark函数优化问题测试并分析基于异构多种群策略的DPPSO性能,结果显示,使用该策略的算法收敛速度较快,稳定性有较显著提高,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  相似文献   
2.
2003年6月和2011年10月钦江陆屋上游发生了改革开放以来两场最大暴雨并产生的洪水,本文通过对“03·06”、“11·10”这两场暴雨洪水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天气系统和洪水特性、演变规律及变化特点,并寻找其规律,并对陆屋站所在的沿海钦江流域的防洪减灾对策进行探讨。对有效地监测暴雨洪水、正确地指挥防汛、提高对该地区暴雨洪水规律和形成机制的认识及防洪减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史育童  邓建明 《建筑技术》2008,39(3):204-207
国家体育馆屋面主体钢结构为一阶梯弧面超大空间的壳体,整个钢壳体由上弦圆管梁、下弦方管梁、拉索支撑架构成骨架,梁架之间由圆管连杆、斜撑连接.金属屋面具有良好的节能、抗风、抗火等性能,通过在国家体育馆工程中的成功应用,该屋面系统在防风抗雨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性能优势,得到各界的一致认同.  相似文献   
4.
基于数据挖掘的教学评价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产生并积累了大量的、复杂的数据,为了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本文就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挖掘运用于教学评价中,找出了关联规则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持,有利于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和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足量优质之水是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健康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量与质作为水资源的最基本属性,必须实现同步监测,从而为新形势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准确全面的水情信息。文章结合广西水文实际情况,分析了水资源量质同步监测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加强水资源量质同步监测工作的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6.
触点润滑     
  相似文献   
7.
绥中36-1油田经多年注水开发,地层压力系数已由1.0变成了0.7-1.10,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层间矛盾突出,高压地层与压力衰竭地层共存,成为复杂压力油气藏系统,增加了后续钻完井作业的难度。在油田调整开发阶段,由于只能采用1.03-1.10g/cm^3密度的完井液,造成砾石充填完井时完井液漏失严重,返排时间长。为此,提出并应用了弱凝胶封堵性完井液体系,即,无固相弱凝胶射孔液,既可在射孔孔眼中形成弱凝胶封堵带,提高低压地层承压能力,又可阻止完井液漏失,完井后进行破胶和压差返排。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能显著降低复杂压力油气藏完井液漏失速率90%以上,油井返排时间短,油气层保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微地震监测揭示的矿震诱发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朝阳煤矿#3201工作面进行冲击地压高精度微地震监测过程中,测到了到时靠后的震动波幅值反而较大的异常现象,并且当时井下震感强烈。针对这一异常现象,介绍了高精度微地震监测系统的现场测区布置及系统标定情况,通过对该异常波形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及初步定位,发现定位结果较为离散,不符合定位精度的要求,从而否定了把记录的微震数据当作一个震源进行定位的基本假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震诱发冲击地压的震动破坏机制假设,并对该假设进行了初步验证、初始震源与诱发震源的时间相关性验证、原位岩体实测波形验证等。最后结合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理论和长期的微地震监测结果,发现诱发震源的位置正好处于采动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耦合下的高应力区,这就证明了矿震诱发冲击地压是通过初始震源的震动破坏机制实现的,并且被诱发的冲击地压震源处于各种耦合因素影响下的高应力区内。  相似文献   
9.

变形反射镜是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核心部件,也是开展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的首要研究对象。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从事自适应光学特别是变形反射镜技术研究的历史背景,简述了光电所变形反射镜技术早期的发展脉络。然后介绍了光电所研制的变形反射镜在我国历代惯性约束聚变系统中的应用情况,也介绍了在天文光学观测领域典型的多单元变形镜技术及应用成果,随后还介绍了应用于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紧凑型变形反射镜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现状。最后介绍了光电所在变形反射镜技术新方向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0.
渤海A油田主力储层为太古界潜山地层,岩性为片麻岩,目的层垂深超过4 000 m,上部孔店组地层发育一套砾径超过7 mm的含砾砂岩,常规PDC钻头钻进,钻头崩齿严重,更换频繁;牙轮钻头机械钻速低,磨损严重,钻井周期增加导致裸眼浸泡时间加长,上部地层垮塌频发,严重制约油田开发。通过对测井资料回归并校核岩心强度,确定地层可钻性级值剖面,为钻头优选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分析了多种提速工具的优劣。孔店组非均质含砾砂岩地层采用一体化复合冲击工具,降低了崩齿导致的钻头早期破坏;潜山片麻岩地层引入扭冲工具配合忍者齿PDC钻头钻进有效提高机械钻速,使单只钻头进尺大大增加,实现了渤海中深层钻井的提速。在A油田勘探过程中形成了渤海中深层优选钻头技术,该技术在钻井实践中得到了检验,降低了中深层的开发门槛,实现了勘探开发费用的降低,也为未来渤海中深层油田的开发提供了经验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