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苏北盆地以常压盆地著称,针对局部异常高压,利用实测资料结合测井压力预测,分析高邮凹陷北斜坡阜宁组地层压力纵向及平面分布特征;应用流体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方法恢复古压力,分析异常高压演化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探讨异常高压下油气成藏特征,并建立不同压力系统下油气运聚模式。研究表明:阜宁组在成藏期已发育异常高压,经历复杂增压—降压—缓慢增压过程后,至今仍在一定范围内保存异常幅度;异常高压为内坡阜宁组形成富集油藏提供重要动力条件,尤其对源下油气成藏起到明显控制作用。异常高压发育特征研究对拓展内坡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异常高压的存在和油气分布关系密切。通过分析高邮凹陷北斜坡沙—花—瓦地区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发现生烃增压、粘土矿物脱水增压是本区异常高压主要成因。异常高压分布范围在平面上受火成岩影响,只分布于沙埝内坡和花瓦内坡;纵向上受断层性质影响,只发育于吴堡期断层封挡好的层段。  相似文献   
3.
对沙花瓦地区的测井、测试、岩石物性等资料分析发现,沙埝、花瓦内坡带存在超压封存箱,其平面分布范围受到穿插火成岩和边界大断层的影响,纵向上盐城组沉积厚度的差异掩盖了超压封存箱的发育深度的一致性。封存箱内阜一段储层虽然埋深大,但是由于存在异常高压,其物性较好,产液能力强,而且箱内烃源岩排烃能力强,从而导致该区带油气显示丰富,具备形成富集油藏的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4.
通过高邮凹陷断层封闭性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互补关系分析,认为对置盘砂岩百分含量、断层断距及断层活动期是断层封闭性的主控因素,提出了高邮凹陷存在两组双因素互补组合,即断距大小与砂岩百分含量之间的互补组合、断层活动期与砂岩百分含量之间的互补组合。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两组双因素互补组合与断层封闭性的关系,建立了“双因素互补法”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和标准,在勘探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T33地震反射标志层是高邮凹陷阜宁组主要勘探目的层系阜一段与阜二段的地质分界面,是描述阜一段构造圈闭的重要地震标准层,反射波组的基本特征是三个强相位。许庄地区的钻探实践证实该地区T33地震波组特征发生了改变。结合地质认识,利用正演模拟技术开展了高邮凹陷瓦庄及许庄地区T33波组特征研究,明确了许庄T33地震反射标准层的形成机理,建立了许庄地区地层岩性组合特征与地震反射特征的对应关系,为构造解释和圈闭描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邮凹陷辉绿岩变质带储集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邮凹陷辉绿岩分布广泛,辉绿岩附近的泥岩常形成变质带。岩心、测井和分析测试资料表明,泥岩变质带岩石类型以板岩和角岩为主,孔缝发育,尤以角岩孔渗性好,平均孔隙度13.4%,渗透率为1885.4×10-3μm2,为低孔高渗储层。距离辉绿岩越近,变质程度越高,变质带储集性能就越好。高邮凹陷辉绿岩变质带具备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对高勘探成熟区,加强这种新类型油气藏的勘探,是扩大油气勘探领域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已钻井资料出发,对高邮凹陷侵入岩类型、侵入后特征、纵横向分布规律、侵入时期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高邮凹陷侵入岩以辉绿岩为主,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北部斜坡的码头庄、大仪集、发财-卸甲庄、沙埝等地区,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阜四段-阜二段(E1f4-E1f2)地层;从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来看,侵入E1f2、E1f4的辉绿岩可加速生油岩有机质向烃类转化,是油气良好的封盖层,并能形成多种圈闭类型,对油气成藏有利。  相似文献   
8.
高邮凹陷阜三段(E1 f3)是江苏油田复杂小断块油藏勘探的主要领域,也是隐蔽油藏拓展的重要阵地.基于岩心观察,结合粒度和电测曲线特征分析等,开展高邮凹陷E1 f3沉积微相、砂体展布特征与规律研究,总结控砂模式,提出高邮凹陷E1 f3发育河流作用控制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水下分流河道间湾,湖浪作用控制的滩砂、坝砂,以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