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51篇
无线电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微生物调剖技术,综述了一些先进的室内研究手段如物理模拟微生物封堵及调剖实验、示踪剂技术和可视化技术,总结了激活本源微生物和注入外源微生物调剖技术及现场应用情况.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微生物调剖效果明显、经济效益较好,但普遍存在着应用菌种单一、稳定性差和外加碳源成本高等不足,驯化筛选适应不同类型油藏条件并以原油或廉价原材料为碳源的高效复合菌群,是微生物调剖技术今后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采油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滞留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油微生物在多孔介质迁移过程中的滞留特征明显。以2株典型采油微生物Pseudomonas aeruginosa WJ-1和Bacillus subtilis SLY-3为研究对象,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和流动实验研究了其迁移滞留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多孔介质的比表面积越大,吸附位点越多,菌体的吸附量越大。菌体和多孔介质表面的疏水性关系影响菌体在多孔介质表面的吸附量。采油微生物在油藏多孔介质环境中的总菌浓度一般低于3.5×108cfu/mL,在此条件下,采油微生物在油藏多孔介质中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体积较大的微生物运移速度超前,说明采油微生物在多孔介质运移过程中存在不可及孔隙体积。采油微生物在多孔介质运移过程中受到平衡吸附和架桥筛分的共同作用,且架桥筛分的作用相比于平衡吸附更加突出。基于实验研究确定了微生物的迁移滞留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了微生物迁移数学模型。研究成果为微生物采油数值模拟软件的研发与优化提供了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株耐温耐盐烃降解菌Geobacillus sp. XDF-4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文杰  董汉平  俞理  黄立信  赵婷 《化工学报》2010,61(11):2951-2959
从大庆油田龙虎泡区块采油地层水中分离得到一株性能很好的耐盐耐温的兼性烃降解菌XDF-4,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p.。该菌在45~75℃、pH 6.5~9.0、盐的质量分数0~10%下生长良好,其最适生长温度为65℃,最适盐的质量分数为 3.0%。研究发现,该菌株能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生长并合成生物表面活性剂, 发酵相似文献   
4.
异常高压气藏开发特征的解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异常高压气藏开发过程中,在视地层压力与累积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上常出现上凸拐点现象,正确认识异常高压气藏的开发特征对合理规划异常高压气藏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系统研究异常高压气藏的开发特征,通过将储层流体及岩石物性参数的变化特征引入圆形封闭气藏数学模型,求得了分析异常高压气藏开发特征的平均地层压力解,并就物性参数变化对开发特征的影响,分析研究了异常高压气藏压力衰竭式开发过程中,视地层压力与累积产量关系曲线可能出现的各种特征.流体、岩石、水体等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异常高压气藏视地层压力与累积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可以表现为一条直线、或者上/下凸的曲线等多种可能的形态.为全面认识异常高压气藏的的开发特征提供了一种解析方法,为合理编制异常高压气藏的开发方案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热采数值模拟中的区域分解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区域分解算法在油藏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已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共识,然而,该方法在热采数值模型中的有少。根据热采模型的多相、多组分的特点,构造了适合全隐式计算方法的区域分解算法,并给出详细的实现步骤和区域收敛的判断条件。实例计算对比表明:区域分解算法适用于热采步骤,带有区域分解算法的热采模型与常规热采模型析计算结果吻合很好,计算结果是可信的;使用区域分解算法可进一步提高热采模型的计算速度,节省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6.
大庆卫星油田T区块存在大量的低效井及长关井,这类油井大多存在注水不受效、产量递减快以及含水率上升快等问题.针对T区块的油藏条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通过细菌培养及物模实验,构建适合该区块的微生物驱油体系,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表明:在构建微生物驱油体系时,需满足激活后总菌浓度大于108个/mL、烃氧化菌浓度大于106个/mL、表面张力小于45mN/m,且原油乳化效果良好;T区块内源菌激活效果较差,但外源菌枯草芽孢杆菌SL与油藏内源菌匹配性好,且具备良好的乳化效果;筛选得到枯草芽孢杆菌适用于T区块最佳营养剂配方为(NH4)2HPO42.0 g/L+NaNO3 3.0 g/L+糖蜜1.2g/L+玉米浆干粉3.0 g/L.该微生物驱油体系可降低表面张力至35.23 mN/m,可降低原油黏度88%,可提高采收率最高达12.21%,具备良好的现场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农业上的所谓“药害”,就是指在使用农药后农作物受到损失,出现叶片泛黄、落叶、果实畸形等现象。人们早就知道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会引起药害。鉴于当时,农药的品种很少而别无选择,只能在施药技术上进行探讨,以求提高药效,减少药害。以后,随着新农药的不断开发,农药的品种显著增加,应用范围日益扩大,致使药害的形式也显得多样化了。由于农药本身是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除极个别外,绝大多数的农药对植物体或多或少地具有活性,尤以除草剂的活性为最。因此,除了要掌握对病虫或杂草有效、而对作物安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安塞油田低渗透储层的注水开发效果、确定注入水中微生物限制指标,系统研究了腐生菌(TGB)、硫酸盐还原菌(SRB)和铁细菌(IB)对储层的伤害情况。研究表明:这3类菌在安塞油田注入水中普遍存在,其中TGB和SRB的菌浓均为1.1×10~4个/mL,而IB的菌浓为7.0×10~3个/mL,它们可以在安塞油藏水环境中稳定存在,有危害扩大化的潜在性;三类菌的等效球体半径处于0.377~0.766μm之间,与低渗透岩心的0.46倍孔喉半径相当,容易形成稳定的架桥堵塞;流动实验表明,SRB对储层的伤害性最大,菌浓应严格控制在10~1个/mL范围内,而TGB和IB的菌浓也应当限制在10~2个/mL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储层中菌体微观调剖驱油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说明菌体在储层孔道中的滞留对微生物驱油效果的贡献,借助微观仿真孔隙透明模型观察了菌体在多孔介质孔道中滞留聚集现象,测定了岩心中菌体滞留引起的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的变化,分析菌体在储层孔道中的滞留聚集规律,及其对储层中油水两相流体流动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微观仿真孔隙透明模型中的驱动压力随菌体在储层孔道中的滞留量增加呈阶梯状渐升,驱出液中的菌体含量下降到一定值后趋于相对稳定;岩心中菌体的滞留造成油水两相的共渗区域扩大,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后移,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下降.表明储层孔道中滞留的菌体降低了水流沿大孔道渗流的能力,扩大了注水波及体积,起到了微观调剖作用,有助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反映了研制成功的一种微观网络物理模型及其再生技术。初步地研究了油水二相渗流及多相渗流的微观机理。润湿性对模型中油水的分布和流动状态有决定性的影响。初步地研究了多孔介质中泡沫形成、发展和消失的规律。对油田生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