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从事含油气远景的全球区划时,要考虑到一系列凭经验确定的规律性。■.О.Брод在1950年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将每个沉积盆地的含油气性与其沉降(已为沉积作用补偿)强度联系起来的那种规律。此外,还要事先确定油气形成和聚集各种必要条件的配合关系,其中包括:具有沉积速  相似文献   
2.
引言日本海洋科技中心的“SHINKAI 2000”号潜水器分别在1984年9月和1986年7月的航次中,在冲绳海槽中段的轴部裂谷,于一座底火山(夏岛84-1海丘)的火山口内发现了一些热液堆积体和伴生的烟囱状构造的活动喷口系统(图1)。黑烟囱之类的活动热液喷口现象予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扩张中心早已有报导。由于其岩浆补给和扩张过程类似于洋中脊,故人们认为弧后盆地也有活动的热液喷溢系统;且据报导,某些弧后盆地有热液多金属硫化物和伴有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24幅古地球动力图件(译文中对图件作了删节一译注)。现代至7000万年前,每隔500万年一幅,计15幅;8000万年前至16000万年前,每隔1000万年一幅,计9幅。图中表示了地球上主要板块的位置,以及板块增生边界、消减边界和滑动边界的位置。图件编制使用了大洋扩张方面的资料,大陆边缘上作为板块边界标志的地质综合体的分布资料,以及用于重建板块纬度位置的古地磁资料。图上还标出了深海钻井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边缘体系(E.阿甘德提出的术语,拉丁文为liminaris,来源于limen—边界,界限),指安第斯型或巽他型活动大陆边缘。与岛弧体系一样,它们是发生于板块汇聚边界—贝尼奥夫带中和贝尼奥夫带上方的深部作用的反映。其特征是具有巨大的火山—深成岩带,如安第斯的阿劳卡带和鄂霍次克—楚科奇带,以钙碱性系列占优势。根据早中生代生成于联合古陆周缘的边缘体系的资料,确定了边缘体系结构和发展的基本特点。它们的发展业已纳入八大型构造旋回中,并且是按阶段进行的。在早期阶段,一些边缘体系背后形成了伴有拉斑玄武岩喷溢的引张地带。在造山阶段(造山边缘阶段)大陆边缘的拱形抬升产生了一种对应的应力场:在穹窿及其洋侧是引张,与地台的沉降边缘交界处为挤压,形成褶皱及逆掩断层。由于越来越多的硅铝地壳物质参与而生成的钙碱性岩浆的成分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北大西洋的深海钻探552A 钻井,分四个时段(晚第四纪,约1百万年前,2.4百万年前和前冰期晚上新世)对火山灰层作了研究。区分出了暗色玄武岩火山物质(玄武岩颗粒,为暗色火山玻璃质碎片或气孔状玄武岩)和浅色火山玻璃(浅色泡壁玻屑或是具残破的或板状结构的硅质玻璃颗粒)。暗色火山物质在整个冰期都有产出,其丰度与冰载岩屑有关。浅色火山物质的产出有两种情况:(1)在岩心1和岩心5的两层中与暗色火山物质及冰载物质混合;(2)在岩心9和岩心10中产于与暖期相当的层系中,它与暗色火山物质以及岩屑均无关。本文提出有两种不同的搬运机制。暗色火山物质及浅色火山物质混合物或是源自冰期冰岛的火山爆发,爆发物散落至海域并混进海冰中,或者直接来自冰岛,它们被冰冻结在延伸入海的冰川中。然而,既无暗色火山物质混入也无岩屑的浅色火山物质被推测是由风搬运至552A 站位的。只有浅色火山物质层才是一种特定事件的标志,因而可以作为一种地层工具。  相似文献   
6.
<正>1 火山型张裂边缘与非火山型张裂边缘张裂大陆边缘的结构和地层提供了大陆岩石圈裂谷作用、大洋岩石圈形成的胚胎阶段、边缘的沉降历史、相邻海洋的相对海平面变动以及板块运动或全球变化引起的古海洋和气候变化的记录.因此,张裂边缘的研究在大洋钻探计划(ODP)及其前身深海钻探计划(DSDP)中占有重要地位.通常,张裂边缘的演化被视为反复的、逐渐强化的大陆裂谷作用过程,它导致高度变薄的大陆地壳发生分裂并出现海底扩张.新近在伊比利亚岸外边缘的钻探(大洋钻探计划第103和第149航次)显示,此类边缘的演化确实可以导致地壳的强烈变薄,致使深部地壳和上地幔出露.  相似文献   
7.
8.
<正> “现在是了解过去的钥匙”,这是 J.郝屯于1788年提出的均变论范式。他在1795年出版了他的著作《地球理论》前两卷。在第二卷的总结中他说:“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下一步我将检验该理论矿物学等方面的论据。”但他并未能在逝世(1797年)前出版他计划中的第三卷。直到1899年,地质学会出版了《地球理论》第三卷,由 A.Geikie。编辑并编了索引。c。菜伊尔  相似文献   
9.
地壳和岩石圈的厚度、成份和结构总的来说有着明显的侧向变化。在地球各部分重复出现的地壳和岩石圈类型与其大型构造单元,首先是与大陆和大洋有着规律性的联系。地球上部圈层构造的这一最主要特征实际上最先由А.韦格涅尔,и.Д.卢卡舍维奇  相似文献   
10.
西北太平洋有许多弧后盆地。尽管这些盆地已作过严密研究,但有关它们的起源和演化仍争论不休。热流资料反映了弧后盆地的构造和岩浆过程,对讨论弧后盆地深部过程中是重要的。理解高热流起因,就使得可讨论地壳和上地幔的深部过程。本文着重于探讨热流与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