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吉林长岭1号气田营城组气藏发育酸性、中酸性火山岩。由于储层岩性复杂、埋藏深、储集空间类型多样、非均质性强等因素,导致气水识别难度很大。以研究区内火山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试气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MDT压力测试、MDT流体分析、核磁MRF点测等各种不同资料信息的优势进行气水识别,并根据各种方法的识别结果,选择对气敏感的密度和阵列侧向电阻率建立了气水层测井识别图版,对研究区5口探井、评价井及开发控制井进行了处理解释,划分了研究区内气水界面。经试气、气测录井和MDT测试资料验证表明,长深1区块营城组火山岩气藏为底水构造气藏,具有相对统一的气水界面,属于同一个气水系统。天然气分布受构造和储层物性的双重控制,构造高部位、物性好的层段其含气井段长,气柱高度大。图7表1参18  相似文献   
2.
B153井区超低渗透储层孔隙定量演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以及岩石物性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油田B153井区长6_3储层的基本特征、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合埋藏史和地热史,建立了储层孔隙度定量演化模式。研究表明:长6_3储层处于中成岩A阶段,在埋藏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作用的改造,压实、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溶蚀作用虽改善储层物性,但效果不明显;持续的压实作用使储层孔隙度减小17.2%,早期绿泥石胶结作用减小孔隙度4.9%,晚期黏土矿物和含铁碳酸盐胶结减少孔隙度5.8%,烃源岩成熟形成大量的有机酸溶蚀砂体形成次生孔隙,使储层孔隙度增大3.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