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侏罗系勘探程度较低,钻遇主要烃源岩发育层段侏罗系的探井仅德参1井,且完钻层位为上侏罗统,而通过地震剖面解释成果发现德令哈坳陷内大面积分布侏罗系,因此对于该区侏罗系的研究评价工作中野外地质考察尤为重要,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及样品采集、分析化验的基础上对体罗系的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研究.发现德令哈地区最重要的一套烃源岩是中侏罗统暗色泥岩、油页岩、碳质泥岩和煤,为一套"中等-好"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碳质量分数绝大多数为1.5%~10%,氯仿沥青"A"质量分数为0.101%~0.448%,总烃量为1104~1513μg·g-1,有机质类型以腐泥腐殖型-腐殖型(Ⅱ-Ⅲ型)为主,并且已经进入成熟阶段,通过综合研究估算研究区生油量约为42.77×108t,资源量约为3.83×108 t,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集层气藏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录井和成像测井数据、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以及储集层微观研究和盖层条件评价等综合分析,研究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集层气藏地质特征及天然气富集高产原因。东坪地区基岩储集层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溶蚀孔和微孔,其中大量发育的基质微孔和溶蚀孔为研究区气藏高产稳产的主控因素;受控于第三纪咸化湖环境,基岩顶部0~18 m内发育的裂缝及孔隙被石膏和方解石充填,形成良好的基岩"顶封式"盖层。这种特殊的储盖组合广泛分布,使东坪地区基岩储集层气藏富集高产,主要发育两种气藏:一种是基岩顶部裂缝-孔隙型气藏,主要分布于基岩"顶封式"盖层顶面之下20~50 m区域,受构造控制明显,气藏高产、稳产;另一种是基岩内部裂缝-孔隙型气藏,纵向含气深度大,含气差异大,横向变化快,气藏高产,稳产效果差。  相似文献   
3.
冷湖3—5号构造带是柴北缘地区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带,通过对该构造带的研究认为,其油气成藏主要受以下3个因素控制:①冷西次凹巨厚的残余下侏罗统地层为该构造带成藏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②冷湖地区第三纪以来下侏罗统烃源岩埋藏适中,构造与大规模生排烃期配置关系好;③残余生烃凹陷的构造演化使冷湖构造带成为最有利的构造带;④冷湖构造带北高南低的构造背景,决定了较高部位冷湖3—4号构造成藏优于较低部位冷湖5号构造。冷湖3—5构造带油源充足,生排烃和构造配置关系好,可发育构造、构造一岩性、不整合等类型油气藏,冷湖构造带仍是柴北缘扩展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4.
武威盆地发育厚度近千米的石炭系,具东厚西薄的特点,是一套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及含煤沉积。早石炭世早期前黑山组沉积时期,仅在盆地南部接受沉积,厚度为100~150 m,气候炎热干旱,以滨浅海和咸化泻湖环境为主,主要沉积了杂色碎屑岩,夹白云岩和石膏沉积,生油能力差;下石炭统上段臭牛沟组-上石炭统靖远组、羊虎沟组、太原组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海侵范围扩大,盆地内均有沉积,厚度为300~800 m,为滨浅海、滨海沼泽、淡化泻湖、三角洲环境,形成了暗色泥岩、页岩、炭质泥岩、灰岩烃源岩,盆地周缘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属中等-好烃源岩,是盆地内主要的生油气源岩,发育自生自储式生储盖组合。综合分析表明武威盆地是一个有潜力的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大煤沟组一段优质烃源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的中 下侏罗统是主要的油气源岩,而其中的大煤沟组七段是优质油气源岩。为了进一步评价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侏罗系生烃能力,系统采集了大煤沟剖面中 下侏罗统大煤沟组的泥岩、油页岩、碳质泥岩、煤岩等样品,并进行了系统的常规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有机碳,S1+S2,I H,沥青A,总烃,H/C与O/C值,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δ13C,生物标志化合物规则甾烷的组成等)。结果表明,大煤沟组一段与七段一样,是优质油气源岩,这是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的新发现。大煤沟组孢粉的显微沉积有机质组成及有机质类型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结论。在对盆地中-下侏罗统进行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部署时,对大煤沟组一段的优质油气源岩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利用正构烷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参数,以及全油碳和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结合天然气组成和碳同位素特征,对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油气的来源及成因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坪1井凝析油正构烷烃的碳优势指数(CPI)为1.021,奇偶优势指数(OEP)为1.004,表现出奇碳和偶碳数优势相当的高成熟原油特征;姥鲛烷(Pr)/植烷(Ph)为3.06,表现为姥鲛烷优势;凝析油碳同位素含量为-31.25‰,与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侏罗系湖沼相原油碳同位素相近,其单体烃碳同位素的分布表征烃源岩为陆源高等植物有机质生物源。综合分析认为:东坪地区油气来自以陆源物质为主要母质输入类型的侏罗系源岩,天然气属于典型的煤型气。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基岩前期勘探研究程度较低,近几年对阿尔金山前基岩成藏条件开展系统研究。研究表明,阿尔金山前发育的基岩储层具备裂缝加孔隙的双重储集空间,下第三系底部致密盖层为基岩储层提供了有效的封盖条件,侏罗系生烃凹陷内形成的天然气通过断裂-不整合输导体系向基岩储层运聚并成藏;阿尔金山前具备形成大型基岩气藏的地质条件,是柴达木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高原复合油气系统多源生烃和复式成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达木盆地经历了古生代“地块-海槽”和中、新生代“盆地-造山带”演化旋回,发育了石炭系海陆 过渡相、侏罗系湖沼相、第三系咸化湖相、第四系盐湖相4 套不同类型的烃源岩,形成了“多源-多凹-多 灶”的复合油气系统,具有“多因素联合控藏、多期油气充注、多层系和多类型圈闭成藏”的“复式成藏”特征。通过深化盆地油气成藏规律认识,提出了“源外成藏与源外找油、斜坡成藏与下坡找油、晚期成藏与源 上找油、动态成藏与深层找气”等新的地质认识,有效地指导了盆地油气勘探部署,实现了油气勘探新突破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蒙、甘、青地区侏罗纪孢粉组合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该区侏罗纪7个孢粉组合,其中早侏罗世3个(P rotocon if erus-T aen iaesporites组合、O smund acid ites-Chasm atosporites-D isaccites组合和C lassopollis-Cyath id ites-Cycadop ites组合)、中侏罗世3个(Cyath id ites-Quad raecu lina-Cycadop ites组合、Cyath id ites-Ca llia lasporites-P inuspollen ites组合和C lassopollis-Cyath id ites-Inap erturop llen ites组合)和晚侏罗世1个(C lassopollis高含量组合)。综合利用孢粉植物群、孢粉亲缘植物古生态、沉积组合特征等,探讨了侏罗纪古气候格局及演化规律,指出早中侏罗世古气候总体温暖湿润,晚期发生一次干热化事件,中侏罗世晚期气候较炎热干旱,到晚侏罗世干热化程度进一步加剧,全区处于炎热干旱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有利勘探领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七大含油气盆地之一,具有较丰富的油气资源,勘探潜力与难度并存。该盆地经历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3个成盆旋回,中生代断坳复合盆地形成了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油气系统,新生代大型走滑挤压盆地形成了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油气系统和三湖第四系天然气系统,燕山和喜山2期强烈构造运动使柴北缘侏罗系油气系统高度复杂化,新生代单旋回古气候演化与多期构造运动使湖盆演化、烃源岩和沉积储层发育特征、成藏条件与油气分布规律变得十分特殊和复杂。认为应围绕柴西第三系富油凹陷和三湖第四系富气凹陷,加强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同时加大柴北缘东段德令哈新区风险勘探力度,为实现战略突破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