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以异丙苯裂化为典型反应,利用脉冲微反技术,考察了不同形态的镍沉积对硅铝(SiAl)和铈Y型分子筛(CeHY)催化剂裂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说明用硝酸镍沉积时,随着催化剂上镍含量增加,SiAl的裂化初活性下降,而CeHY的裂化初活性上升,用环烷酸镍沉积时,SiAl和CeHY的裂化初活性均是先下降,后上升.沉积镍后650℃水蒸气处理使多数催化剂的裂解活性下降.用TPD方法测量了沉积镍催化剂表面酸中心的变化规律,发现沉积镍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影响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并且裂化初活性和表面酸中心数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在某些情况下,当催化剂的部分表面酸位被沉积镍覆盖或消除时,表面酸中心数下降,催化剂裂化活性也下降,在其它情况下,当沉积镍与催化剂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时,催化剂表面酸位增加,裂化活性也增加.实验中还发现硝酸镍沉积以后,CeHY催化剂的稳定性大大下降.本文对此以镍沉积还原后的脱氢性能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程序升温还原(TPR)方法研究了硅铝(SiAl)和铈Y型分子筛(CeHY)催化剂上沉积镍钝化前后的还原情况。发现在TPR图上沉积镍的还原峰温为600~610℃,比一般的NiO要高290~300℃。在Sb钝化剂处理过的催化剂的TPR图上.在5G0~530℃和700℃左右出现二个还原峰。在Sn钝化剂处理过的催化剂的TPR图上,在510~550℃和700~760℃左右也出现二个还原峰。TPR图形的差别表明在沉积镍和钝化剂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或者形成了合金。TPR的实验结果与以前得到的XRD测量数据完全一致。本文还用电子顺磁共振(ESR)方法研究了沉积镍的还原过程,发现在平衡条件下沉积镍在400~500℃之间开始还原。ESR图谱上有一宽而对称的谱线(g(?)2.160)和一弱的诺线(g(?)1.965),前者相当于金属镍的f.m.r.吸收谱线,后者相当于Ni~ 离子的顺磁吸收谱线。700℃还原以后少量Ni~ 离子依然存在于催化剂样品中。锑和锡钝化剂处理以后,样品的ESR图谱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钒沉积对不同Y沸石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XRD和DTA方法研究了钒沉积对超稳Y沸石(USY),以(NH_4)_2SiF_6二次合成方法制得的高硅Y沸石和铈交换的CeHY沸石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的影响.随着钒沉积量增加,这三种Y沸石的相对结晶度和晶格破坏温度均下降.其中SY沸石的相对结晶度和晶格破坏温度始终保持最高.高温水蒸气处理对钒沉积沸石样品的破坏作用更为严重.当钒含量达到2m%时,在700℃水蒸气处理后,SY和USY沸石的晶格完全破坏.浸渍钒的CeHY沸石稳定性更差,在400℃水蒸气处理晶格已遭受破坏.本文还讨论了沸石的钒中毒机理.根据实验结果推测V_2O_5与RE_2O_3和Al_2O_3形成低共熔物以及钒酸对沸石的水解作用均能导致沸石晶体破坏,但后者可能是更为有害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脉冲微反技术研究了锑和锡的二甲基二硫代磷酸盐对硅铝(SiAl)和铈 Y 型分子筛催化剂上沉积镍的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这两种化合物均可有效地抑制沉积镍的脱氢和氢解反应,尤其是氢解活性降低更为明显。本文还用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方法(XRD)研究了以 Sb 和 Sn 钝化剂处理过的沉积镍催化剂,证实在还原过程中,催化剂表面上形成了 NiSb、NiSb_2、Ni_3Sn_4和 Ni_3Sn_2S_3等新化合物,使金属镍的 d 轨道特性有所减弱,这也就是 Sb 和 Sn 化合物对沉积镍的催化活性产生钝化作用的根本原因。此外,本文还发现钝化剂中的二甲基二硫代磷酸基的分解产物对催化剂的裂化活性是不利的。由此建议选用其它的 Sb 和 Sn 的化合物代替二甲基二硫代磷酸盐作为钝化剂.  相似文献   
5.
在2011年9月9日举行的第二届赛恩斯杯中国(昆明)新能源公交客车大赛颁奖大会上,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车时代电动")生产的TEG6129PEV增程式城市客车喜获冠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环已烷脱氢为典型反应,利用脉冲微反技术,考察了硅铝(SiAl)和铈Y型分子筛(CeHY)上不同形态的镍沉积的脱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硝酸镍和环烷酸镍沉积还原后,在催化剂表面上形成分散的金属镍微粒,具有较强的脱氢反应活性.随着镍沉积量增加,脱氢反应活性也增加.并且由于SiAl和CeHY催化剂本身具有较强的酸性,环巳烷在催化剂上同时还发生氢解反应.本文还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直接地测量了SiAl催化剂表面上金属镍的粒度分布.发现硝酸镍和环烷酸镍沉积还原后得到的金属镍微粒的粒度分布不同,它们的面均直径分别为9.4和10.1nm.由此满意地解释了SiAl催化剂上硝酸镍沉积的脱氢反应活性比环烷酸镍高的现象.实验中还发现650℃水蒸气处理对催化剂上金属镍的粒度分布无影响.因而对脱氢性能影响也不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程序升温还原(TPR)方法研究了硅铝(SiAl)和铈 Y 型分子筛(CeHY)催化剂上沉积镍钝化前后的还原情况。发现在 TPR 图上沉积镍的还原峰温为600~610℃,比一般的NiO 要高290~300℃。在 Sb 钝化剂处理过的倦化剂的 TPR 图上,在500~530℃和700℃左右出现二个还原峰,在 Sn 钝化剂处理过的催化剂的 TPR 图上,在510~550℃和700~760℃左右也出现二个还原峰.TPR 图形的差别表明在沉积镍和钝化剂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或者形成了合金,TPR 的实验结果与以前得到的 XRD 测量数据完全一致.本文还用电子顺磁共振(ESR)方法研究了沉积镍的还原过程,发现在平衡条件下沉积镍在400~500℃之间开始还原.ESR 图谱上有一宽而对称的谱线(g≌(2.160)和一弱的谱线(g≌1.965),前者相当于金属镍的 f,m,r,吸收谱线,后者相当于 Ni+离子的顺磁吸收谱线.700℃还原以后少量 Ni~+离子依然存在于催化剂样品中.锑和锡钝化剂处理以后,样品的 ESR 图谱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1996-2005年福建及邻区52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和6组综合震源机制解,认为福建地区现今构造运动主要以拉张走滑运动为主,主压应力轴(P轴)总体为NW方向(300~320°).其中,沿海地区,地震破裂以走滑运动为主;内陆地区,地震以正断性质为主.主压应力轴方向自北而南呈规则性变化,北部(闽江断裂带附近)主压应力轴方向主要为NNW向;南部闽粤交界附近主压应力轴方向为NWW至近EW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