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21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日本地处亚洲大陆与太平洋间,其地质构造发展与东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地质历史有紧密关系。一、日本的地质构造分区(一)日本及其周围的主要地形日本位于洋壳和陆壳之间。在洋侧一边有深海沟,大陆一侧为边缘海如日本海、鄂霍茨克海和东海所环绕。日本列岛本身由千岛弧、本州弧和琉球弧所组成,大体为北东-商西向延伸,向太平洋呈弧形凸出。从本州中部往南分布着伊豆-马利亚纳火山岛弧(图1)。  相似文献   
2.
引言在现代会聚板块边缘进行的DSDPIPOD计划和其它一些研究的最新成果揭示了俯冲、增生和碰撞样式变化很大。沿一些边缘的构造样式随时间和空间明显而快速变化(如墨西哥岸外的中美海沟;危地马拉岸外的海沟;日本海沟)。不管怎样,已有几种完整解释,成功地阐明了陆上弧前带的构造作用,这些解释认为,任一古俯冲系必定明显影响每一  相似文献   
3.
台湾活动造山带是两期碰撞的产物,即包含了第一期恒春脊(一个增生楔)同中国大陆边缘的碰撞和第二期菲律宾海板块的吕宋槽和火山弧同台湾中央山脉的碰撞。在第一期时,大陆边缘的强度使控制中央山脉最终走向的会聚速率减低,并导致第二期碰撞。根据板块相互作用的运动学,提出了最近4百万年期间的台湾碰撞重建图。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我国东海和南海之东以琉球—台湾—菲律宾弧沟系相隔的菲律宾海是世界最大边缘海之一,也是一个被广泛调查研究的海域,对它的成因和发展的研究不仅在板块构造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与其相邻的琉球—台湾—菲律宾弧沟系及我国东海和南海的地质构造发展之探讨也有十分重要的相关性。本文试图根据近几年国外发表的一些文章,就菲律宾海的地质构造及演化作一简介,然后进行初步评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60年代晚期快速发展起来的板块构造概念使得有可能认识岛弧。此前,活动论概念发展缓慢,停滞不前,特别在美国受到了保守的地学团体阻碍。岛弧火山岩带形成于俯冲板块之上约100千米处。会聚板块边界随时间复杂演化,时常沿其长度方向变化很大,地震活动确定了消减岩板的位置,但不能确定消减过程。岩板下垂陡干倾斜,并被推进的上部板块驮覆。俯冲作用每次仅发生在内部刚性的板块一侧之下。在地表加积楔后面的上驮板块内的一般体制是引张,但在碰撞的地方除外,弧后盆地岩石图形成于长度和曲率都在增长的迁移岛弧后面或附近。碰撞可涉及两个活动孤,在这种场合,相间的岩石圈沉降于弧之下,或活动边缘和被动边缘之下。任何类型碰撞一般在轻的地壳组成物质下继以出现新俯冲,在碰撞集合体的外侧形成新海沟,新的俯冲系通常是碰撞副产品。在很多场合,在前沿新海沟内,贴近碰撞集合体遗留着弧后盆地地壳带,成为弧前盆地的基底,由于混杂岩充填其下,其前缘被抬起。海沟内的沉积作用主要是纵向沉积,可来自很远源区。加积楔是动态的,在前端和底部因构造加积而加厚,并因重力向前流动而减薄。混杂岩大部分是构造叠瓦作用和这些作用导生的流动的产物,它不是海底滑动的产物。高压变质岩形成于上驮板块之下,而不发生于上驮板块前沿的楔形体内。弧岩浆通过岩石圈上升,从中并进了很多物质,并随所涉及的岩石圈的组分相应变化。弧壳因侵入岩和热膨胀而隆起成地背斜。海底岛弧火山岩是大规模溢出的,并因与海水发生热水作用使 Na 富集,Ca 亏损。成熟岛弧的下部地壳由镁铁质、中性和长英质—中性组分的麻粒岩相岩石组成。莫氏不连续面可能主要是一个构造界面,代表超镁铁质组分或缺斜长石矿物的巨大岩体结晶的上界限。  相似文献   
6.
外来地体迁移和定位的概念是受下述假说支配的,即大多数地体形成于俯冲板块上,同上板块相碰,并定位在那里。虽然对沿会聚边缘的地体运动有了认识,但一般归因于碰撞后的滑移。在菲律宾北部,外来地体起初形成于弧系内,被走滑断层沿弧系搬运,并因这种滑移停止而定位。我们认为,菲律宾内的一些原先垂直的走滑边界可能已转变成以褶皱和逆断层为特征的缓倾缝合带。这种地体演化的方式比通常鉴别的可能更普遍,特别是在应斜向会聚而发育的造山带内。  相似文献   
7.
沉积概况构造背景图1是太平洋盆地的主要构造特征。与世界其它大洋不同,太平洋几乎全被会聚边缘包围。因此与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边缘记录的连续历史不同,太平洋边缘记录的历史很复杂,不  相似文献   
8.
1前言台湾山脉是世界最年青山脉之一。关于该碰撞带已提出三种主要假说:1)Suppe(1981)的薄皮构造模式,在该模式中,吕宋弧与欧亚陆缘碰撞。2)Lu和HSS(1992)的模式,该模式是指一外来块体首先与欧亚陆缘碰撞,接着吕宋弧与已经增生的外来决体第二次碰撞。3)Hsu和Sibuet(1995)的弧一派碰撞模式,意指台湾造山运动之前,琉球俯冲系延伸到了现今台湾位置之西。在这一假说中,台湾山脉的形成是由吕宋弧与先前的弧和弧后盆地系碰撞引起的。本文旨在讨论先前假说,并根据台湾陆上和近海的地质制约条件探究Hsu和Sibuete(1995)的新…  相似文献   
9.
比利牛斯造山幕在中、晚始新世时的绝大多数造山运动中以45和37百万年前的两次为高潮。它们相当于早、晚比利牛斯期。中、晚始新世的造山过程主要发生在特提斯区的山脉带、西环太平洋山脉带、东环太平洋造山带内(图1和2)。这些造山运动揭示了阿尔卑期造山运动的运动学的、空间的和时  相似文献   
10.
民都洛岛、巴拉望岛北部和礼乐滩(西南菲律宾群岛)一起构成了一个陆块,即北巴拉望断块,它位于岛弧-大洋构造背景之内。这些地区的二叠纪到早第三纪岩石反映了这个断块具有与菲律宾群岛其余部分截然不同的地质成因和历史。这些岩石还表明,北巴拉望断块在漂移前一度曾处于同华南陆地相邻的位置上。在中国大陆的沿岸和岸外地区,以及在台湾和北巴拉望断块,识别出了四个明显的晚第三纪以前的区域性不整合。这些不整合的同时性以及不整合沉积单元的岩相关系有力地表明,所有这些地区都具有一部共同的晚第三纪以前的历史。相反,在整个巴拉望地区出现于中中新统顶部的一个重要区域不整合在亚洲陆地却完全缺失。自中生代以来分隔北巴拉望断块和亚洲大陆的南中国海盆地的引张作用,从西到东大体是一致的。然而,有明显的证据表明,这种引张作用是由间隔短暂的大陆地壳减薄阶段和近代海底扩张阶段造成的。根据先前的观察,並利用南中国海最新的扩张磁异常资料,编绘出了一套复原图,它们展示了南中国海从晚三叠世到上新世的演化。这些复原图说明:(1)在体罗纪和白垩纪的大部分时期内,北巴拉望断块位于会聚大陆边缘的背景内;(2)菲律宾岛弧系开始形成于晚白垩世;(3)后来从晚始新世起,该弧系发生了逆时针转动;(4)古新世到中中新世,南中国海张开;(5)早到中中新世,在北巴拉望断块和巴拉望俯冲系之间发生了碰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