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潜山灰岩裂缝分布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维数对于定量评价储层裂缝平面分布的非均质性和裂缝的发育程度,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非线性统计方法,并对平面上裂缝发育程度具有很强的定量描述能力。裂缝发育的线性分布曲线表明,裂缝分布具有分形几何特征。运用变尺度分形统计方法,统计了储层裂缝发育区平面分布的相似维数,理论和实际资料都证实该充填空间能力较差,裂缝发育程度不是很强,这与目前该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及产能情况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2.
3.
分形理论在储集层横向预测和油气层判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杂的地质现象具有内部自相似特点,因此,可以用分形理论来进行定量预测。介绍了利用地震数据求取面积、关联、振幅3种维数的方法和原理,并通过建立的理论模型和计算3种维数,可以进行储集层预测和油气判断的工作。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分形分维技术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地震波形特征和油气藏本身的变化,是一种比较好的进行储集层预测等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基本原理入手,介绍了克立格法和我种信息迭合评价法在评价乌尔逊凹陷大磨拐和组储层中的应用,因为乌尔逊凹陷探井少,资料缺乏,再加上断层发育,所以只有用克立格法才得到了比较符合实际的各种物性参数等值线图。在这些等值线图的基础上,应用多种信息迭合评价法评价了三个层段的储层。  相似文献   
5.
6.
直流电处理油层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了直流电场作用于油层的水驱油效果,当生产井为正极,注入井炎负极时,直流电位梯度的作用使油相渗透率增加,水相渗秀率降低,水油比降低,采收率增加。油相渗透率及采收率与电位梯度成正比。研究结果及国外成功实例表明该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8.
以野外露头观察、岩芯观测、薄片鉴定、单井相和连井相分析等多种资料为基础,进行雄安新区雾迷山组沉积相类型划分和相分析,以及岩相古地理恢复。识别雾迷山组岩石类型和相标志,进行单井相、连井相划分与对比,以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结合等多种方法开展综合研究,恢复雾迷山组的岩相古地理,明确雾迷山组碳酸盐岩岩溶热储发育的物质基础。结果显示,雾迷山组的岩石矿物成分以白云石为主,石英次之,白云化作用显著;岩石类型多样,以白云岩为主,主要岩石类型为叠层石白云类、藻凝块白云岩、颗粒白云岩、细晶白云岩以及硅化叠层石白云岩。研究表明,雾迷山期发育于陆表海,沉积相为潮坪相,包括潮间、潮下带亚相等。  相似文献   
9.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分析了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的岩石矿物,泥岩演化,孔隙演化等特征,得出压这作用导致了早期孔隙度的降低,自生胶结物充填粒间孔隙,溶妥作用产生了次生孔隙,温度是埋藏成岩过程中的主要因素,成岩阶段分成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沉积环境对碎屑岩自组织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碎屑岩粒度分布等微观特征是碎屑岩相宏观结构的缩影 ,具有自相似性 ,可以用分维数来定量地描述。随着可容空间的变化 ,沉积环境的水动力作用发生改变 ,从而决定了碎屑岩粒度分布具有不同的特征。水进体系域碎屑岩的分选系数平均值比高水位体系域的大 ,分维数却相反。随着水进体系域发展到高水位体系域 ,沉积物可容空间逐渐缩小 ,湖水能量减弱 ,碎屑岩粒度分布的自组织程度逐渐变差。不同沉积微相的碎屑岩粒度分布的自组织程度不同 ,滩坝碎屑岩与辫状河分流河道碎屑岩粒度分布自组织程度相近 ,前者仅略有增高 ,盆底扇碎屑岩粒度分布的自组织程度较差。图 3表 2参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