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姰����ſڹ��졪��������ģ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油气分异聚集原理,一般来说,在同一构造内是气在构造高部位,油在构造低部位富集,而桥口构造则与之相反,呈“上油下气,顶油边气”的分布状态。为搞清该区油气分布规律,建立了油气运移模式,得出了如下主要认识:该区下第三沙三段,沙四上段为主要生油层,东邻的葛岩集洼陷为主要生油气区;早期洼陷中生成的油气在泥岩欠压实作用产生的压差作用下,向构造高部位运移,聚集形成沙三段油气藏,后期由于断裂活动强烈,油气沿断  相似文献   
2.
应用蒙特卡洛法进行油气开发方案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油气开发方案风险评价时,需用概率分析方法进行风险预测。蒙特卡洛法以随机变量为对象,以概率论为基础,它计算的结果是一个内部收益率(IRR)或净现值(NPV)概率分布曲线。通过IRR或NPV概率分布曲线可以提供不同可靠程度的收益率或净现值数值,人们可以按照不同的需要取值。选用一个IRR或NPV范围值,更能反映人们对油气投资项目的认识程度,因而对投资决策工作更富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集油田沙三段储层物性参数模型研究是在系统取芯井岩芯分析的基础上,在油藏、岩石物理、测井等理论的指导下,选取标准层,运用趋势面分析方法,得出回归分析公式,对徐集油田的测并曲线进行校正,并依据选层标准,建立该区储层参数解释模型,进而建立了该区的储层物性参数模型,得出该区沙三段的储层为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并且平面、层间、层内非均质严重。徐集油田储层物性参数模型,为油田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对东濮凹陷桥口构造断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断裂形成发育对油气生成、运移、分布富集的控制作用。指出桥口构造油气分布富集宏观上受背斜构造背景控制,局部油气的富集则主要受断裂的形成发育控制。由于断裂由东向西,由老到新的阶梯状活动,控制了含油气层系由东向西、由老到新、由深到浅的阶梯状分布与富集。  相似文献   
5.
雷利安 《河南石油》1995,9(3):11-16
在对东濮凹陷桥口构造断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断裂形成发育对油气生成、运移、分布富集的控制作用。指出桥口构造油气分布富集宏观上受背斜构造背景控制,局部油气的富集则主要受断裂的形成发育控制。由于断裂由东向西,由老到新的阶梯状活动,控制了含油气层系由东向西、由老到新、由深到浅的阶梯状分布与富集。  相似文献   
6.
黄河南地区油气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河南地区的油气主要来自邻近的前梨园、葛岗集和崮阳3个洼陷的沙河街组三段和四段生油岩.流体势分析结果表明:白庙和桥口地区的主要供油气区为前梨园洼陷和葛岗集洼陷;徐集地区和马厂地区的油气主要来自葛岗集洼陷;而崮阳洼陷的油气则主要供给三春集地区.西掉断层致使油气呈阶梯式运移,除白庙地区外,输导层每穿越一条西倾断层,油气的层位就可能更新一次,每穿越一条东掉断层,油气的层位就可能变老一次.由于受断层和油源的影响,黄河南地区的油气田紧临生油洼陷呈环状分布,油气多富集于继承性发育的披覆构造中的断块圈闭内.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东濮凹陷断裂发育特征、成因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断裂构造在该区油气成藏中的作用。指出,这些不同级别、不同期次断裂的长期继承性发育不仅控制了东濮凹陷盆地的形成和发育,也控制了盆地内生油洼陷的形成和展布及生油岩系和储集岩系的沉积,进而也控制了盆地内各种油气圈闭的形成和油气分布与富集。  相似文献   
8.
含油气系统分类及其在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含油气系统的进展,并结合我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实例,提出了三种陆相油气系统的分类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并在总结我国勘探实践的基础上,简述含油气系统在勘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油田开发理论和实践为依据.结合系统工程论原理.将油田开发效果指标、直接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综合考虑,应用模糊数学分析方法.建立了油田开发投资项目优选决策方法和数学模型,并应用到中原油田近两年的投资项目评价中,评价结果比较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以准噶尔盆地和渤海湾盆地为例,介绍了中国东西部两个含油气区,中生代和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并通过对它们的构造分析,进一步阐明了各自的油气生成特征,以及运移聚集的规律。并对两大含油气区进行了对比,有利于我们搞清它们的构造演化过程,总结规律,预测出有利的勘探区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