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实现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中钻井轨迹的精细控制,研究了一种适用于地质导向钻井的轨迹控制技术.该技术是基于地质导向钻井作业流程,通过提取导向模型关键参数,将定性的地质导向指令转换成定量的定向钻进参数,并引入机器学习方法提高对导向钻井轨迹的控制精度.文章构建了包括地质导向决策、几何导向指令、定向钻进参数和随钻监控测量四个模块...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开发,渤海多数油田已进入建设的中后期,产量逐年递减,因此高效利用珍贵的槽口资源,弥补产量亏欠,成为油田保产的重要措施。针对当前井槽利用存在的无槽口可用、槽口不可用、槽口未尽用等问题,结合渤海油田实际,经过分析优化,探索并形成了一套全方位的海上平台井槽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井槽扩展技术与水下基盘技术、非常规隔水导管下入技术和大尺寸隔水导管开窗技术、老井槽口再利用技术与单筒双井技术等。应用效果表明,海上平台井槽高效利用技术解决了渤海油田现有槽口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渤海油田稳产增产奠定了基础,对后续槽口使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渤海油田深井和大位移井钻井中机械钻速慢、井下故障频发等问题,优选并试验应用了vorteX型动力导向钻井系统。该钻井系统由MWD/LWD、大扭矩井下动力总成、Filter+Flex总成、旋转导向系统等部件组成,由顶驱系统与动力总成复合驱动下的钻头高速旋转来实现破岩,由C-Link以电磁短程通讯方式完成旋转导向系统与MWD之间的信号双向传输,再经MWD完成电信号与钻井液脉冲信号间的转换后,实现与地面收发装置间的信号双向传输。现场应用表明,该系统的总动力达到133~257 kW,机械钻速可提高30.34%~205.06%;最大工作负荷由45 kN·m降至36 kN·m,理论磨损值降至原来的1/4;日平均进尺由74 m提高至160 m,节省工期153 d,折算费用1亿5 300万元。由此可知,vorteX动力导向钻井系统是旋转导向工具与大扭矩井下动力总成的有效结合,适用于深井与大位移井钻井,能显著提高机械钻速,减少井下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地质导向决策是随钻地质导向技术的核心,为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决策结果差别并最终影响施工效果,基于典型的在储层中部钻进、沿储层顶部钻进及追踪储层甜点等3种地质导向场景类型,收集并整理了60口井的3 000条决策样本数据进行神经网络训练,搭建智能决策平台实现随钻地质导向智能决策。训练结果表明,智能决策平台生成的导向决策准确率达到89.7%,满足地质导向实时决策分析的施工要求,并可以对已钻井的地质导向施工质量进行定量分析。该研究提高了地质导向实时决策分析的准确性以及决策效率,可优化井眼轨迹并降低钻井风险,为实现随钻地质导向技术智能化转型和加强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保卫我国能源供给安全,中海油提出了"七年行动计划",并将勘探开发的重点放在了中深部地层,其地层可钻性差,钻头磨损严重,面临着较大增速压力.面对以上难题,制定了针对性的钻头改进方案,优选并应用了新型的异形齿人造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简称PDC)钻头,取得了良好...  相似文献   
6.
海上钻井作业日费高昂,因此如何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提高钻速,从而缩短作业工期、降低作业成本,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首先通过收集钻井现场的大数据信息,将录井数据、测井数据、钻井液性能等参数输入神经网络计算得到初次预测钻速,然后由最优化算法计算出实时全局最优解,从而建立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和最优化算法的钻速实时优化模型,最后将模型嵌入可视化系统进行现场作业指导,从而提高钻井速度。以南海PY油田A井为试验井,进行了实时钻进过程的应用。实践表明,应用该技术不仅可有效提高钻速,并且对油田数字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渤海油田东营组钻井作业过程中,地层泥岩硬脆、井壁易垮塌、背斜构造和岩石力学复杂,易发生井下事故。A井实钻过程机械钻速低,裸眼段长,硬脆性泥岩片状剥落,单位环空体积岩屑浓度高,导致憋压、扭矩波动大,起钻期间发生卡钻。处理卡钻时钻具断裂落井,套铣后成功打捞起125.94 m底部钻具,后通井无法到底,决定回填侧钻。侧钻成功后优化PEM钻井液性能,创新使用新工具、新工艺。最终,实现无事故起下钻,下套管、测井及固井作业顺利,保证井身结构质量。该井卡钻事故的处理经验对该区块后续深井开发有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丛式井防碰技术在金县1-1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金县1-1油田油藏呈条带状分布、开发层位相近,断层众多、井眼轨迹受限,滚动开发、靶点调整频繁,槽口众多、隔水管锤入偏斜,浅部地层松软、造斜难度大等定向井作业难题,综合实施槽口优选和钻井顺序优化、防碰设计精细化、井眼轨迹控制、操作规范化等关键技术措施,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丛式井防碰技术。该技术在金县1-1油田48口丛式井防碰绕障作业中取得了成功应用,并已推广到辽东湾地区丛式井钻完井作业中,有效保证了钻完井作业的顺利进行,对今后海上其他地区丛式井防碰作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县1-1-A平台开发井作业中,在平台槽口有限、开发区域集中、断层众多轨迹受限、滚动开发地质认识不断更新、靶点频繁调整的背景下,充分考虑油田区块内上部地层极软不易造斜、馆陶底砾岩井段滑动困难、隔水导管锤入偏斜等因素,统筹设计定向井轨迹、增加控制点、优化单井轨迹结构,通过应用表层预斜、防碰绕障、陀螺定向、表层直井段防斜打直等技术,配合优选钻具组合、优选钻井参数等措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浅、深层防碰应对技术措施,成功完成金县1-1-A平台首批钻井任务,为油田的顺利开发打下较好的基础,对金县1-1-A平台后续丛式井的开发以及渤海油田的二次跨越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LD27-2油田作为渤海代表性的整装稠油油田,按固井主要涉及的固井化验、固井工程以及固井设备这3个板块,对稠油固井作业中遇到的难点进行了分析。优选出满足350℃稠油开采的水泥浆体系,并结合体系及地层压力特点采取了领尾浆双浆柱结构和使用封隔器等的工程技术措施,针对海洋平台空间受限,灰罐罐容不足的问题,采取了拖轮固井的办法。试验井固井后声波幅度测井(CBL)数据显示,水泥全井段封固,封固质量完全满足要求。该井自开泵一年以来生产状况良好,最高分配日产油74 m~3。由此,形成了新的稠油热采井固井技术体系,指导今后海洋稠油油田固井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