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综合运用岩石学、矿物学及碳氧同位素等理论,对冷湖地区上干柴沟组储层的碳酸盐胶结类型、形成机理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干柴沟组发育两期碳酸盐胶结物,成岩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大多是孔隙流体中碳酸钙达到过饱和形成的,沉淀时温度较低,δ13C、δ18O值大,自形程度较好,多以微晶或泥晶团块似"连晶式"胶结于粒间孔隙中,该胶结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岩石骨架颗粒固结和抗压实能力,且是后期有机酸的主要溶蚀对象,对储层物性起到促进作用;成岩中—晚期碳酸盐胶结物主要来自有机酸脱酸作用相关的碳酸盐,δ13C值、δ18O值小,沉淀时温度较高,多以分散式形态出现在粒间孔隙中,该胶结物形成时间较晚,往往位于粒间孔隙和部分溶蚀孔隙中,对储层物性起到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2.
综合运用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段九龙山地区侏罗系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岩温度、形成环境和物质来源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九龙山地区侏罗系砂岩中存在4种自生的碳酸盐胶结物类型:方解石、含铁方解石、白云石和铁白云石。测定其碳同位素(δ13C)值分布范围在-15.1‰~-1.3‰之间,平均值为-6.01‰;氧同位素(δ18O)值分布范围在-17.8‰~-11.2‰之间,平均值为-15.06‰,推算古盐度(Z)值分布范围为87.71~117.77,平均值为107.5。说明九龙山地区侏罗系砂岩在成岩阶段早期有少量有机碳的加入,且成岩流体主要是来自碎屑析水和大气中的淋滤淡水。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温度在78.5~126.55℃之间,平均值为105.86℃。根据成岩特征及形成温度说明侏罗系砂岩的埋藏深度应该大于2 500m,结合目前侏罗系的埋藏深度在1 600m左右,说明九龙山地区侏罗系砂岩在成岩过程中早期被深埋藏后,又经历了后期构造运动的强烈改造,被抬升1 000m左右。   相似文献   
3.
在对20多口钻井的录井资料、岩心特征、粒度特征、测井资料及沉积层序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马仙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的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的沉积环境主要是以辫状河河流相的心滩、河漫滩、泛滥平原为主,在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时期为一明显的水进过程。三维地震数据精细构造解释基础上的地震属性研究也很好地反映了研究区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时期沉积环境的变化规律:早期以东北部的物源为主,正北方只有少量物源供给,砂体主要受东北部物源控制;之后东北部物源向西迁移,供给量逐渐减小,北部物源供给量逐渐增大;晚期2个物源逐渐靠近,河流相砂体呈连片分布。结合区域地质分析初步弄清了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环境的演化过程,明确了3套砂体的分布规律,为柴北缘马仙地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不同构造带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控制要素研究比较薄弱。依据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手段对冷湖各构造带的天然气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储层、构造及成烃演化等,探讨不同构造带天然气成因差异及成藏的控制要素。研究表明,冷湖地区天然气组分以烃类为主(66%~97%),重烃含量相对较高(2%~11%)。冷湖三号至冷湖五号构造带甲烷碳同位素值(δ13C1)介于-46.4‰~-25.4‰之间,冷湖五号至冷湖七号的δ13C1值介于-25.4‰~ -42.7‰之间,显示其成熟度存在差异。冷湖构造带侏罗系天然气乙烷碳同位素(δ13C2)值介于 -27.18‰~-30.3‰之间(平均为-28.54‰),古近系—新近系δ13C2值均大于-28‰,指示其主要来源于腐殖型有机质,以煤型气为主,可能混入了少量油型气。不同的供烃凹陷和深浅层阶段性聚集是导致天然气差异分布的主要因素。古近系—新近系圈闭的发育与天然气形成和充注同步,具有晚期动态成藏特点。浅层滑脱逆断裂导致天然气大量快速逸散,储层聚集成藏能力较弱;深层侏罗系源内及基岩不整合面附近发育构造圈闭,且形成时间早,完整性好,有利于早期原生油气藏的形成,指示深层可能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用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马海凸起北部下干柴沟组下段砂岩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环境和物质来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下干柴沟组下段砂岩储层中存在2种方解石胶结物类型,即它形泥晶方解石胶结物和半自形微晶方解石胶结物;其碳同位素值分布范围在-7.1‰~-3.3‰,平均为-4.9‰;氧同位素值分布范围在-11.3‰~-9.6‰,平均为-10.3‰;古盐度Z值分布范围为107.0~115.6,平均为112.1.说明研究区储层砂岩中方解石胶结物的形成与早成岩阶段的有机质脱羧基作用有关,有少量有机碳的加入,成岩流体主要是来自碎屑和大气中的淋滤淡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