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大港油田中浅层低阻油气层成因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低阻油气层的出现与地质背景和储层特点有很大关系,以往由于对低阻油气层成因机理的复杂性认识不清,致使大量低阻油气层被忽略。本文根据大港田中浅层储层特点,在对大量实验数据及生产数据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对大港油田中浅层低阻油气层成因机理及其解释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大港北区自喷期19口井90层次不稳定试井重复测试资料,应用经典的Homer方法计算表明:有效渗透率随地层压力降低而减小,随压力稳定而基本稳定,渗透率与地层压力为指数函数,饱和压力上下规律不同,阐述了其诱因。结合马西深层开发实践,确定地饱中值附近为最佳压力保持界限。给出两相计算公式,回归了水、气相渗透率分别与含水率和气油比之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3.
稠油热采井电阻率显著降低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注蒸汽热采区块中加密调整井电阻率显著降低的问题,应用沉积学原理及孔道迂曲度参数,分析热采过程中亲水大孔道的形成机理及其对储集层电学性质的影响,以视电阻率构成模型为基础,研究不同厚度及电阻率组合与视电阻率的关系。提出沉积作用导致的储集层多层次的非均质性以及高温蒸汽和热水沿高渗透条带的线性突破,是开发层段内电各向异性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普通分辨率的测井仪器对各向异性地层中低电阻率段的反应特别灵敏,致使水线突破后加密调整井的电阻率显著下降。认为虽然加密调整井储集层过低的电阻率不能反映其中真实的含油水情况,但是通过电阻率的变化研究蒸汽在储集层中线性突破的规律,对于深入评价油藏特征、及时调整开发策略具有一定的意义。图4参11  相似文献   
4.
玄武岩油藏岩石物理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军马站开发区位于黄骅坳陷孔店潜山构造带北端,为孔隙及裂缝发育的双重介质复杂玄武岩油藏,主力目的层沙三段玄武岩划分为爆发相和溢流相的3类玄武岩储集层,储集层岩性、物性、油藏类型及流体性质为国内少见。介绍了根据该特殊储集层特点开展岩石物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利用测井资料成功地识别了3类玄武岩储集层;利用测井资料,结合常规及全直径岩样物性分析资料,建立了泥质含量及孔隙度解释模型;利用CT扫描成像新方法,在密闭取心和油基钻井液取心资料不多的情况下,成功地求取了含油饱和度;利用井周声波成像等测井新技术判断裂缝,结合CT扫描求取了裂缝孔隙度;建立了适用的有效厚度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对该区所有完钻井目的层段的测井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解释,复查油层有效厚度,增产效果显著。图3表1参4(邹冬平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