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帝庙油层属松辽盆地上部含油组合,该层从1967年勘探至今已经有多口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展示了其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以葡南地区构造特征研究为契人点,通过研究葡南地区构造演化规律以及古构造对油气运聚的影响,探讨了黑帝庙油气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葡南地区黑帝庙油层的构造格局在明水组地层沉积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明水组地层沉积前"三降两凹"的构造格局转变为现今"一隆"的构造格局.这说明明水组反转变形前的构造格局也决定了嫩末时期所形成的黑帝庙油气藏的分布,古构造高点可能也足当时油气运聚的中心地带,这为黑帝庙油层寻找油气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寻找葡南生产井黑帝庙天然气窜气的根源,在地震剖面和录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详尽地刻画了13口窜、漏气生产井气体流窜的纵横向通道,认为白垩系顶部不整合与上覆泰康组底砾岩共同构成最佳气体横向输导通道,断层为气体流窜的最大纵向运移通道;通过对研究区生产井黑帝庙天然气窜气成因的研究,将黑帝庙天然气窜气分为3种类型:黑帝庙储层窜气型、断面窜气型、不整合面底砾岩窜气型.黑帝庙储层窜气型是泄漏气通过黑帝庙油层的砂体在横向上直接运移到窜气井孔,再由窜气井孔垂直运移到地表;不整合面底砾岩窜气型,主要以明水组沉积末期反转形成的风化层及其上覆第三系底砾岩为横向运移通道,由漏气井孔运移至窜气井孔,再垂向运移到地表;断面窜气型是黑帝庙气体从漏气井孔垂向运移到断面后,气体再沿断面做横向和垂向运移到断穿该断面的窜气井孔内,然后再通过窜气井孔垂向运移到地表.研究结果认为塌陷生产井葡196-20为漏气井,为下一步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泛滥—分流平原相储层中河间砂体的精细描述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应用密井网测井曲线,通过对储层中河间单砂体的追溯对比,在河间沉积中识别出两大类、4种沉积微相。第一类为溢岸沉积砂体:包括天然堤与河漫滩2种沉积微相;第二类为决口沉积砂体:包括决口水道和决口席状砂两种沉积微相。提出河间砂体与主河道砂体3种可能的连通类型(肯定连通型、连通较差型和不连通型)。描述了不同相带位置河间砂体发育的主要类型,并对这类储层在油田开发调整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敖南储层特薄、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在沉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地震波阻抗反演与岩性预测、序贯指示或序贯高斯相控随机建模方法及综合地震相、沉积微相、岩心单井相和测井相的地质综合分析方法,对敖南油田特低丰度低渗透薄互储层进行了精细预测。经完钻的水平井验证,薄差层储层预测精度达到87.5%,满足了特薄层水平井优化设计、钻井与开发的要求,使储层预测突破到1m以下的薄差层,该方法适合大庆外围特低丰度低渗透薄互储层,是薄层水平井开发的关键技术之  相似文献   
5.
特低丰度低渗透薄层水平井投产完井地质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外围敖南油田南部的2口水平井投产完井优化研究为例,在建立储层非均质性地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射孔/压裂完井方案数值模拟,首先研究了射孔/压裂原则,其次进行了射孔/压裂完井数模方案设计,然后进行了经济评价及敏感性分析。最后给出了投产完井原则及设计要点。据此完成了敖南油田26口水平井投产完井地质方案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老油田剩余油分布——水下分流河道岔道口剩余油富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老油田已陆续进入开发中后期,大量剩余油因储层强非均质性的影响而滞留地下,成为了实现老油田稳产的重要物质基础。高含水条件下剩余油潜力区预测是一项高度综合性的研究难题,此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一直在持续向前发展,但在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上出现了简单化的趋势。通过对松辽盆地大庆油田外围的葡北油田葡Ⅰ油组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除了通常对剩余油潜力区的认识之外,发现并提出了湖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岔道口是一种新型的剩余油的有利富集区这一新认识,并从处于岔道口位置的油井开发响应和挖潜效果进行了剩余油分布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岔道口剩余油富集机制来看,该处储层特征具有明显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①砂体厚度相对较大;②夹层较发育;③沉积结构及组合类型复杂;④水下分流河道岔道口与水下分流主河道的主体部位直接连通。水下分流河道岔道口是一种以前研究中未曾提及的剩余油富集新领域,在该处聚集的剩余油属于首次发现。作为一种新的剩余油类型的提出,对与河流三角洲储层相关的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7.
泛监—分流平原相储层中河间砂体的精细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密井网测井曲线,通过对储怪中河间单砂体的追溯对比,在河间沉积中识别出两大类、4种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8.
高含水后期三次加密调整优化布井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针对萨北开发区北三区东部三次加密调整剩余油具有性质更差,平面上分布很不均衡,纵向上高度分散的特点,提出了合理划分布井区域,均匀布井,逐井扫描,局部调整,分步实施的三次加密调整总体思路和优化布井方法,研究解决了合理井网密度,注采井距,注水方式,老注水井排除近如何布井和如何与原井网,三次采油井网及注采系统调整有机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夹层是河流相储层非均质性描述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文中利用储层流动层带指标FZI,构建了定量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参数——流动层带指标变异系数,并对夹层的发育程度与储层非均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表明,夹层发育的数目和规模与河流砂体的类型有关,与储层非均质性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储层非均质性的强弱。储层非均质性与油层水淹程度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类型河道砂体及非均质性程度的差异,对应了储层各自不同的水淹特征。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多组逐步判别分析优选油气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判别分析是数学地质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多组逐步判别分析是在判别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进有出的办法,把判别能力强的变量引入判别式,同时,将判别能力最差的变量剔除.最终在判别式中只保留数量不多而判别能力强的变量.应用此原理,结合测井、录井、完井测试等资料的气、水显示情况,选取大庆长垣南部黑帝庙油气层气藏典型井建立该地区气、水层的判别模型,以便对该地区单井进行气、水层划分.在建立判识模型后,应用回判率检验、F检验等方法对模型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其判别气、水层的总体符合率达到92.86%,应用此方法在研究区黑帝庙油气层提出试气井2口,均获得了工业产能,这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可靠的,提高了该地区气、水层识别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