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喀什-西克尔地区山地地震勘探罕见复杂的地貌以及二维地震采集资料信噪比低、构造成像差等特点,对该地区二维地震采集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分别就其表层调查、激发、接收、观测系统等方面提出了改善该区地震资料质量的方法,即在表层调查中通过“循环迭代”流程加大控制点密度以加强表层调查精度,在激发中采用单井和大面积组合井适当药量的高速层中激发,在接收中采用检波器大面积组合接收,同时利用动态法优化观测系统与宽线大组合的接收技术。经现场采集实践检验,改善后的采集方法明显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2.
罗仁泽  黄元溢  闽超  张玮  傅丽容  高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3):399-403,354,355,518
针对复杂陡倾构造及横向速度剧烈变化区地震资料的成像问题,本文提出了切比雪夫有理逼近优化系数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文中采用切比雪夫有理逼近求取有限差分频散方程的优化系数,进而改进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实现陡倾构造及横向速度变化剧烈地区地震资料的成像。通过对15°及45°方程与精确频散方程的相对误差的计算,以及对Marmousi模型进行偏移成像,证明在陡倾构造及横向速度变化剧烈的地区,应用切比雪夫有理逼近优化系数的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具有更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3.
宽线大组合地震接收原理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信噪比地区,其地震资料虽经过多轮勘探但地震剖面品质没有明显的改善,这其中的关键的因素之一是干扰波十分发育,造成采集到的地震资料信噪比极低,达不到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对信噪比的要求.为了获得这些地区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在系统研究了宽线及大组合地震接收原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接收线距、接收线数及组合接收面积等关键参数,提出了宽线大组合地震接收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于新疆库车凹陷和阿木特地区,分析了宽线大组合地震接收原理的效果和适用范围.研究表明:宽线大组合地震接收技术是抑制地震资料噪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该技术可在其他低信噪比和干扰波发育的复杂地区地震勘探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复杂构造油气藏的勘探已经成为当前的重点,也是进行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瓶颈。为了获得精确的复杂构造成像,一般采用具有高角度、频散小、适应纵横向速度变化的傅里叶有限差分法来实现叠前深度偏移,但该方法对陡倾角成像还存在明显的误差。为此,利用全局优化的非线性多元最小二乘法对傅里叶有限差分算子中的系数进行优化,从而在保持计算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成像角度及陡倾角的成像精度。通过对SEG/EAGE模型进行优化系数的傅里叶有限差分偏移,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陡倾角构造及纵横向速度急剧变化的地区具有更高的成像精度。显然基于多元最小二乘法优化系数傅里叶有限差分偏移法比常规优化系数的傅里叶有限差分法更适合在陡倾角地区的精确成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