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0篇
综合类   11篇
金属工艺   7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64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Cr15轴承钢连铸过程中热物性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前人实验数据,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对轴承钢的热物性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的液相线温度为1 465.7℃,固相线温度为1 328.4℃,零强度温度为1 380℃左右,零塑性温度为1 330℃左右;在固相区、液固两相区、液相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公式进行处理,可使结果更加准确,还避免了奇异性.研究结果可为轴承钢连铸工艺有限元模拟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商艳  李龙  丁桦 《轧钢》2007,24(1):10-14
通过对含Nb微合金钢控制轧制后,进行快速冷却+超快速冷却工艺的研究,得到了针状铁素体、板条马氏体及下贝氏体多相组织。实验钢在850℃终轧后,以高于50℃/s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到中间温度(600~550℃),空冷2~3s,之后采用超快速冷却至低温卷取。实验钢具有多相组织,屈服强度达到500MPa,抗拉强度明显提高,同时保证了强度和塑性的良好匹配,节约了生产时间。快冷与超快冷相结合的工艺为开发高强度微合金钢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3.
采用熔铸、均匀化、热轧和冷轧方法制备了新型Mg-6Li-3Zn和Mg-11Li-3Zn合金板材.研究了合金的室温力学行为、热轧组织与热轧脱锂现象.两种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和拉断真应变分别为208MPa,0.13和170 MPa,0.375.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表明Mg-6Li-3Zn合金室温变形发生加工硬化,而Mg-11Li-3Zn合金室温变形发生加工软化.Mg-11Li-3Zn合金中β相室温处于回复温度、β相层错能低和β相中Li原子的快速扩散降低了位错的产生速度是该合金加工软化的原因.热轧组织由带状晶粒组成.显微组织研究发现Mg-11Li-3Zn合金573 K热轧过程中发生严重的"脱锂"现象和出现大量α相现象.脱锂是锂原子扩散速度极快造成的.脱锂造成α相增多,β相减少.  相似文献   
4.
鉴于超塑性和蠕变变形中存在大量位错的实验事实,将晶粒内部平均位错数量引入到Ruano-Wadsworth-Sherby归一化的晶粒尺寸-应力的变形机理图中,以双相Mg-8.42Li合金为例获得了包含位错数的归一化晶粒尺寸和应力的新型变形机理图.归一化晶粒、应力实验数据和计算的位错数与变形机理图对照,表明双相镁锂合金在423~623K低应变速率下主要的变形机理为晶格扩散控制的晶界滑移.含位错的变形机理图建立了塑性应力、晶粒尺寸及位错数量之间的定量联系,预报了该合金在 423~623 K条件下的位错特征.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热氢处理对Ti600合金组织演变和硬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热氢处理后,在Ti600合金中析出具有四方结构的硅化物粒子S3(0.357% H)和六方结构的硅化物粒子S1(0.497% H). 在氢的质量分数为0.357%和0.497%的试样中均发现有面心立方(fcc)的氢化物, 并且随着氢含量的提高氢化物表现出明显细化的趋势.Ti600合金的硬度随着氢含量的提高而提高, 其主要原因是氢化物、硅化物粒子以及晶格缺陷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刘成龙  唐正友  马亮  马婉婉  郭昊东  丁桦 《材料导报》2021,35(24):24147-24151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时效处理温度对254S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析出行为以及析出相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54SMo奥氏体不锈钢中的χ相呈颗粒状分布,χ相的析出敏感温度为800℃;σ相呈条状分布,析出的敏感温度为900℃.χ相和σ相均为富Mo和低Ni化合物,σ相中的Mo含量高于χ相.时效温度为900℃时,实验钢中的析出相数量最多,实验钢的抗拉强度最高,为825 MPa;延伸率最低,为31%.结合试样断口分析结果表明,相比χ相,σ相对实验钢塑性的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7.
剧烈塑性变形(SPD)是制备超细晶材料的重要技术手段。基于国内外在钛及钛合金剧烈塑性变形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介绍了等通道转角挤压、搅拌摩擦加工、高压扭转、累积叠轧和多向锻造5种典型的剧烈塑性变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探讨分析了剧烈塑性变形对钛及钛合金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指出了目前钛及钛合金剧烈塑性变形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Hot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of Ti600 alloy after thermo hydrogen treatment (THT) was carried out within hydrogen content range of 0-0.5%, temperature range of 760-920 ℃ and strain rate range of 0.01-10 s-1. The flow stress of Ti600 alloy after THT was obtained under hot deformation condi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hydrogen on work-hardening rate (S*), strain energy density (U*), and deformation activation energy (Q) was analy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w stress of Ti600 alloy decreases remarkably with the increase of hydrogen when the hydrogen content is less than 0.3%. Both S* and U*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hydrogen when the hydrogen content is less than 0.3%, and when the hydrogen content is more than 0.3%, S* and U* increase with hydrogen addition. The value of Q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ain at the same hydrogen content. The addition of small quantity of hydrogen leads to an increase of Q at small strain values, and when the strain reaches 0.6, the value of Q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hydrogen. When the hydrogen content is within the range of 0.1%-0.3%, the flow stress of Ti600 alloy is decreased when being deformed at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760-920 ℃.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焊接热输入条件下对2024-T3铝合金进行搅拌摩擦焊接,并利用透射电镜、差热分析和维氏硬度测试对焊核区的组织和硬度进行分析检测。研究表明,焊核区的硬度受到焊接热输入的影响。在高焊接热输入条件下,焊接速度的提升有利于提升焊核区硬度。而在低焊接热输入条件下,焊核区硬度随着旋转速度的增加而增加。焊后热处理导致组织过时效,焊核区硬度降低。相比于其他参数下获得的焊核区,旋转速度为500 r/min,焊接速度为100 mm/min条件下获得的焊核区拥有较高的抗过时效性能,硬度下降仅为3.8%,而其他焊核区的硬度下降超过10%。焊核区硬度主要受到强化相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全氢罩式退火条件下,冷轧带钢表面氧化色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优化全氢罩式退火工艺和消除实际生产中带钢的表面氧化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方法 使用全氢罩式退火炉研究了试验钢成分和退火温度对其表面氧化色的影响.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分散谱仪(EDS),对试验钢表面氧化色的成分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 退火后产生氧化色的试验钢表面附着有大量直径为100~300 nm的颗粒状氧化物,其组成主要为Mn2O3、MnO、SiO2/SiOx等.这些颗粒状氧化物使试验钢表面在宏观下呈浅蓝色.随退火温度从570℃升高到585℃,36Mn和50Mn钢产生氧化色钢卷的比例分别从1.69%和21.9%上升至6.27%和53.1%;17Mn和25Mn钢在570℃至585℃之间退火,不产生氧化色,当退火温度提高到660℃时,全部产生氧化色.结论 带钢产生表面氧化色的主要原因是,在退火过程中,发生了合金元素的表面富集和选择性氧化.在退火过程中,没有发生Fe的氧化.退火温度和Mn含量对氧化色的产生有显著影响,退火温度和Mn含量越高,越易产生表面氧化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