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武器工业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1964年7月的"北部湾事件"后,8月5日美国首次轰炸越南北方目标,把战火延伸到了北方,从而使侵越战争升级。8月6日,我国政府发表了抗议美国侵犯越南的严正声明。为防止战争向中国转移,4月12日中央下令全国转入临战状态。1965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郑重宣告:中国将继续尽自己的一切可能,坚决地、无保留地支援正在抗美爱国正义斗争的越南人民。1965年6月9日,第一批中国志愿部队开进越南,与兄弟的越南人民并肩作战。至1968年3月,总计出兵32万余人。兵器工业也在这次援越抗美作战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强军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则是强军的必要条件。只有中国由武器装备的制造大国变成了制造强国,强军梦与中国梦才能得以实现。所谓制造强国,就是有许多中国创造的武器装备出现于世界舞台。下面我将介绍的大口径焊接钢药筒就是地道的中国创造。从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说起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  相似文献   
3.
正"红箭"-8外销之路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兵器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国内军品订货跌到了谷底,兵工厂开工严重不足,企业严重亏损。""红箭""-8导弹虽然定型了,但国内订货很少,很难支撑一条导弹生产线的正常运营。出路只有一条——外贸。""红箭""-8导弹总设计师赵家铮同志在完成了定型工作之后,即被调到兵器工业部,1987年3月又调任北方公司副总经理,主管出口工作,从此,"红箭"-8的出口被列  相似文献   
4.
正1969年3月2日苏军出动70多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从苏联境内分路向珍宝岛急进,不顾中国边防巡逻分队的警告,突然开枪射击,打死打伤中国边防巡逻人员多人,爆发了"珍宝岛事件"。3月15日,苏军先后出动50余辆坦克、装甲车和100多名步兵,运用直升机和纵深炮火掩护再次入侵,并炮击中国  相似文献   
5.
正在《红箭之歌》(上)中,着重介绍了中国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的发展情况,那仅仅是红箭之歌的前奏与变奏,但还不是红箭之歌的高潮,更加雄伟的乐章则是"红箭"8反坦克导弹。因为,她是贯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成功的第一款二代反坦克导弹;是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半自动导引反坦克导弹;是第一个既装备炮兵、又装备装甲兵和陆军航空兵的反坦克导弹;是开创高新技术出口先河,在境外建设了生产线的反坦克导弹,是中国出口国家最多、数量最大的导弹,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最庞大的  相似文献   
6.
蔡寅生 《兵工科技》2007,(12):36-38
大家都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防工业的基础差,底子薄,在反坦克导弹武器的研制方面更是“一穷二白”。但是,为了国防建设的需要,我国科研人员发扬老兵工不畏艰险,勇于进取的光荣传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用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创造了惊人的奇迹,相继研制出了一代代性能良好的反坦克导弹。作为国产第一代反坦克导弹诞生的见证人,我对此更是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感触。尤其是回忆起我们在研制第一代反坦克导弹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幕幕悲喜交加的情景,仍是感慨不已。[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中国与西方的蜜月期。西方国家在对华军售上比较宽松。我军及相关部委抓紧时机,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武器装备和生产线,对提高我军的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促进。蔡寅生老先生当年就曾参加了这样的工作,下面就让我们聆听蔡老的回忆吧……1 1987年12月初,我随双管35毫米高射炮技术引进代表团来到了地处北欧、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的瑞士。波光粼  相似文献   
8.
正前奏曲——J-201二战之中,坦克异军突起,叱咤风云,凸显了陆战之王的风采,对战争的势态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反坦克作战成为现代战争中的一个突出的重大课题,反坦克导弹因此应运而生。二战末期,德国率先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导弹X-7。二战后,反坦克导弹犹如雨后春笋,联邦德国的"柯布拉"、苏联的AT-1、法国的SS-10、英国的"警惕者"、美国的"龙"式等相继面世。白手起家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防工业的基础差,底子薄,在反坦克导弹武器的研制方面更是"一无所有"。1957年9月,聂荣臻率团访问苏联,10月15日签订了《中苏新技术协定》,苏联先后向我国提供了地空、空空、地地、潜地、岸舰、舰舰等6种战术导弹的实物和资料,唯独没有导弹家族中的小弟,反坦克导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