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9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礼白 《移动通信》2003,27(3):17-21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我国加入WTO后,知识产权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我们去认识专利制度。但同时也是一种动力,它激励我们去发挥创新精神。我国正在研究开发的LAS—CDMA,将会带来移动通信技术的突破性进  相似文献   
2.
刘礼白 《移动通信》2002,26(9):51-53
~~LAS-CDMA应用的广泛性@刘礼白$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七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刘礼白 《移动通信》2012,36(6):32-35
文章在回顾此前各篇码分射频识别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码分射频识别网路接入能力的提升所带来应用领域的拓展,从正交码分组网的防阅读器碰撞功能,引申出CD-RFID的应用前景和应用示例。  相似文献   
4.
现行UHF RFID标签碰撞仲裁和阅读器碰撞协调,归根结蒂是碰撞退避设计思维,而码分射频识别则采用发掘系统通信资源,提高系统设备能力,压制碰撞干扰的抗碰撞设计思维.通过时域分散,自适应功率控制和扩展频谱序列相关等技术,提高系统抗碰撞能力,实现抗标签碰撞和抗阅读器碰撞的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刘礼白 《移动通信》2012,36(6):29-32
文章具体介绍了在码分射频识别系统中采用时域分散设计的需求和实现方法。在多个码分信道并行应答情况下的时域分散,为适应不同标签数预测值的需求,时域分散控制由一个可变长度的m序列产生器的状态转移控制,利用标签唯一识别码和上电时间做随机数种子,所形成的随机数作为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阅读器阅读指令移位寄存器驱动状态转移,最终实现标签随机接入信道。  相似文献   
6.
刘礼白 《移动通信》2011,35(22):43-45
文章介绍了现行UHF RFID空中接口标准的瓶颈,和业界对RFID空中接口引入扩展频谱与码分接入技术的期吩,最后面对物联网需求的矛盾,对国内外UHF RFID空中接口研究的最新情况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刘礼白 《移动通信》2007,31(9):31-32
无线接入由Wi-Fi起步,因WiMAX而惊动业界。有人说WiMAX是"黑马",有人认为它是"另类",有人称它是"搅局"。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相似文献   
8.
刘礼白 《移动通信》2012,36(1):118-121
针对CD—RFID的技术难点,文章分析了引入移位m序列族的CD—RFIDA统组成,提出了CD-RFIDA统总体技术框架,并从上电与标签唤醒、上/下行信道三方面加以说明,形成了完整的CD—RFID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第二部份 3.GSM的用户接入 3.1总体概念 GSM的用户接入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内容: ●频分双工:以基本GSM频段为例,GSM占有890-915MHz和935-960MHz两个频段,前者作移动台发,基站收,后者作基站发,移动台收. ●FDMA划分频段:即在890-915和935-960两个频段,按200kHz间隔划分为两个124频道.  相似文献   
10.
UHFISM频带包括433.92MHz,902-928MHz,和2.45GHz3个频带,各个频带的干扰情况不同,本文对3个频带无线电的电磁特点作了简略介绍,其中2.45GHz频带存在更多系统,不同系统间存在更复杂的相互干扰。本文重点引述了2.45GHz各种系统和设备相互干扰资料,分析现行设计的跳频系统与直接序列扩展频谱系统相互干扰的机理,找出严重干扰的主要原因,指出对使用免许可的UHFISM频带,应制定限制原则,还应当加强设备体制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