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8篇
机械仪表   6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10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视觉的动作识别特性,由于使用分层结构来对应行为的分层特性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频人体行为理解方法,但对行为运动特性难以正确表达,主要困难在于行为划分的歧义问题,一般需要提供粗略层、中间层和细微层的每一个细节.在不提供各层细节的前提下,为克服行为划分的歧义行为将流形学习方法应用到行为分层的过程中,利用m-1维超平面对m维空间的二值划分性质获得行为划分的边界特征点,并使用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方法获得的行为分层结构具有明确的物理含义,消除了行为划分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吕相银  陈宗胜  李志刚  时家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3):20210159-1-20210159-7
不同于传统的离散光谱测温,热像仪测温的实质是一种在一定波段范围内的基于探测器光谱响应的连续光谱测温。除了目标的发射率会影响热像仪所测温度与真实温度的关系外,反射的环境辐射也是热像仪测温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的热像仪测温精度研究在对目标反射环境辐射的处理中,大都把环境辐射看做是均匀入射的或者是把目标看做了镜面反射体,这样做虽然可以大大简化模型,但是却远远不符合实际情况。针对这一现状,利用辐射度学原理和热像仪探测器的光谱响应特性,建立了在环境辐射非均匀入射条件下的热像仪对漫射目标的测温模型,结果表明:环境辐射对热像仪测温的影响,除了与目标的反射率和环境辐射源的温度有关外,还与环境辐射源对目标所张的投影立体角有关。根据所得模型,分析了热像仪测温的影响因素,重点对几种典型环境辐射条件下对热像仪测温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分析,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相关结果一方面可以为热像仪测温设计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以为复杂环境条件下热像仪测温与真实温度的误差估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具有自适应性的多尺度小波变换斑点图像处理算法。根据取对数归一化后的斑点图像小波系数的特性,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和Bays估计进行图像处理。详细介绍了多尺度小波变换算法原理及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4.
路远  凌永顺  王辉  乔亚 《半导体光电》2015,36(3):421-424
钒的氧化物具有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金属可逆相变特性.在多种钒氧化合物中,VO2的相变温度点约为68℃,适用于很多应用领域.VO2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时,会被氧化.研究了通过制备VO2/Al2O3复合膜系来保持氧化钒薄膜的稳定性的方法.采用TFCalc薄膜设计软件,设计了VO2/Al2O3复合膜系.依据材料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优化了膜系各膜层的厚度,分析了复合膜系的相变特性.采用磁控溅射方式制备了氧化钒薄膜,再通过氧氩混合气氛热处理得到VO2占主要成分的氧化钒薄膜.在氧化钒薄膜上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封装了120 nm厚的Al2O3膜.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分析了膜系的相变特性,Al2O3膜对VO2膜的相变性能影响很小.Al2O3膜适于VO2薄膜的封装.  相似文献   
5.
徐凯  路远  凌永顺  乔亚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44(12):3723-3728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结合氧化法热处理在硅基底上制备VO2薄膜,通过SEM、XRD、XPS、FTIR红外透射率等测试,从多角度分析了氧化热处理对VO2薄膜截面结构、晶相成分、成分价态、红外透射率相变特性的影响。实验分析表明,采用直流磁控溅射与氧化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可获得主要成分为具有明显择优取向单斜金红石结构VO2(011)晶体的氧化钒薄膜,氧化热处理有利于VO2晶粒生长并增加薄膜致密性,同时其红外透射率具有明显相变特性,相变温度为60.5 ℃,3~5 m、8~12 m波段的红外透射率对比值达到99.5%,实现了对红外波段辐射的开关功能,适合应用于红外探测器的激光防护研究,同时可为深入研究对薄膜的氧化热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红外辐射特征控制是红外伪装技术的关键。结合腔体辐射理论,提出了在目标表面形成不同的微孔组合来选择及控制其发射率的方法。通过一个具体实例计算验证了这种技术的实用价值,并探讨了其在红外伪装中多种实际应用方式及自适应红外伪装系统的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此技术今后的发展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地面金属目标红外与毫米波辐射特性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研究地面金属目标与地面背景辐射对比度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了目标关键部位分别在红外与毫米波波段的辐射特性,在此基础上探讨针对红外与毫米波被动探测的辐射特性控制方向和综合干扰措施,并引入人工神经网络提出了综合干扰效果评估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宽高比对矩形尾喷管羽流温度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矩形尾喷管的宽高比对其羽流温度场的影响,建立了矩形尾喷管的物理数学模型,并基于N-S方程和RNG湍流模型,采用Fluent-CFD软件对宽高比分别为1,2,4和8的四种矩形尾喷管三维外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矩形尾喷管羽流横截面等温线的特点和宽高比对羽流高温核心区长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宽高比越大,羽流与周围冷空气的摩擦与掺混越强,热量扩散越快,高温核心区越短.因此,在降低高温羽流红外辐射上,大宽高比矩形喷管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弹道导弹中段弹头表面温度场分布理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论述了弹道导弹中段弹头表面温度场分布的理论计算方法,采用节点网络法,建立恰当的计算模型.并运用四阶Runge-Kutta法求解了热平衡方程组,得出弹头中段任意时刻的温度场分布,最后定量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弹头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卫星双波段红外热像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完善的卫星温度场与红外特性的理论计算模型,并对卫星3~6μm和6~16μm波段的红外热像进行了可视化仿真.首先根据卫星、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关系,计算了卫星接收的空间热流;然后利用有限元法求解瞬态热平衡方程得到了卫星的表面温度分布;最后在3~6μm和6~16μm波段分别计算了卫星的红外辐射出射度并对卫星的红外热像进行了可视化仿真.研究结果对于空间目标的红外探测与识别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