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引言大家知道,广播电视信号与光波相似,是沿直线传播的。因而,传播距离有限,在离电视发射台较远的地方将出现“阴影区’”,收不好甚至收不到电视信号。即使在离电视发射台不远的城区,由于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电视信号的传播条件也越来越恶劣,以至电视  相似文献   
2.
阶梯积分器     
本文讨论了阶梯积分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其中积分猝熄电路,也适用于矩形波积分器。  相似文献   
3.
一、绪言光纤通信方式从光纤的宽频带特性可以看到对于解决图象传输系统的经济性是很有前途的。虽然图象传输也有各种应用领域,但在比较短的距离,束数少,多重性也小的时候,工程费用是个关键;而纤维价格相当便宜,与以往的金属线系统比较是非常经济的。并且由于纤维的损耗小,可以5~10km不加中继,更可说是一个很大的优点。光纤的优点是频带宽和损耗低。PCM、FM和PPM方式可以说就是利用宽频带特性的传输方式。不过,光纤的损耗虽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然而多模光纤在用于宽带信号传输时,由于带宽的限制而限制了中继间隔。另一方面,在用发光二极管(LED)进行基带直接调制时,由于LED与纤维的耦合效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随着光纤、半导体激光器等性能的改善,光传输系统的实验研究也多起来了。除了无中继或1中继的实验外,数个中继的传输系统实验也有报告。对于这样的多中继长距离传输系统,不只是所谓3R中继器串联接续形成的中继线路,同时也进行了其中含有2R中继器、1R中继器的中继线路的研究。这些由不同类型的中继器构成的系统称为混合式传输系统,其意义除谋求达到降低功率消耗和小型化外,在2R,1R中继区间,在一定程度内具有自由选择比特速率的优点。就2R—3R混合传输系统而言,尽管其中混合配置了2R中继器和3R中继器,但在低比特率范围内,能够得到不亚于3R中继系统的中继间隔,得到的研  相似文献   
5.
在低损耗光纤出现后,注意力迅速地集中到光通信的实用化方面,对与此相关的各个方面的研究也积极起来。例如,发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的长寿命及大功率、宽频带等的研究,光纤制造与光纤接续技术的改进,光器件的发展等方面是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6.
相变材料在热能储存领域的应用研究已经引起了材料科学以及能源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虽然发表了大量关于相变储能在建筑材料应用方面的文章,但是其信息往往是分散的,缺少有效的组织性。本文对相变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存在问题及其在建筑材料中应用中的封装技术进行了着重介绍。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一种在鞍山钢铁公司实际应用的光纤传输多种业务系统,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 系统中使用的光端机采用PFM-IM方式,能在一条光纤上同时传送一路彩色图像、一路音频和一路数据,配上各种必要的终端设备,可进行工业电视、广播电视、会议电视、数据传输等多种服务。本系统由10条光缆干线、39条实用光纤、约40套光收发端机、2个光分路器、6个中继器等组成光纤传输信道。用24台微型计算机、可对各专业厂的约500个工业电视摄像机分别实施调度会议、公司总调度室、专业厂调度室的三级调度监控。  相似文献   
8.
目前,日本NTT公司提供的图象通信传输服务,除广播电视的中继服务外,只有ITV-4M系统,但可以预料今后对电视会议系统的需要量将大增。关于数字数据通信服务,在专用线和交换服务中,使用DSU构成200b/s~48kb/s各种速率的系统。但是,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需要在事务所之间传输高速数据的业务越来越多,因此,急需开发适用于用户线的高速数字传输系统。基于上述情况,开发了可同时进行双向图象传输和高速数字传输的宽带光纤专用线系统。本文叙述初次用于用户线的宽带光纤专用线系统的构成、传输技术以及现场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略介绍以光导纤维为传输手段号码速率为1兆比/秒的用微计算机控制的工业通用遥控遥测系统,主要介绍光路设计及光端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传输速率为1兆比/秒机载光纤数据总线实验系统中的光端机,着重讨论了传输信息的突发性和间断性等特点及其给光接收机带来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并给出了光端机的各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