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5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应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EBSD)研究了具有铁素体和马氏体双相组织热轧态钢种的相的分布,体积分数,不同相内晶界取向差,并结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了这种热轧态双相组织材料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热轧辊轴承失效件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夹杂物观察,表层碳浓度和表面硬度测量,剥落块显微形貌分析,结果表明轴承工作面产生早期失效的原因是:较大尺寸的夹杂物在切应力的作用下萌生微型纹成为疲劳源,疲劳裂纹倾斜扩展至表面从而导致轴承圈工作面产生剥落损伤。  相似文献   
3.
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各种典型的镀锡板表面缺陷的宏观和微观形貌特征,并通过能谱仪对缺陷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原板夹杂引起了镀锡板表面缺陷,同时定义了镀锡板表面缺陷类型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超塑处理对喷射成形GCr15钢超塑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超塑处理对喷射成形GCr15钢超塑性的影响,超塑性拉实验结果表明,未经超塑处理的铸态试样,延伸率为119%,经过二次油淬和二次油淬+高温回火超塑处理的两种试样,延伸率分别为328%和671%,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GCr15钢的超塑性有一定的影响,但材料的微观组织对其超塑性具有决定性作用,超塑处理改变了材料试样的微观组织,导致其超塑性发生变化,经过二次油淬+高温回火超塑处理后试样具有球化组织,其超塑性最好,未经超塑处理的铸态试样具有珠光体组织,超塑性最差,经过二次油淬超塑处理后试样的组织是马氏体和少量碳体物的混合,其超塑性介于上述两种试样之间,喷射成形工艺使GCr15钢获得均匀细化的稳定组织,这对于细晶超塑性是必要的,超塑处理材料的超塑性得到更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汽车用合金化热镀锌, IF, 钢表面摩擦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滑动实验研究了表面相组成、表面粗糙度、拉速、压力及涂油品种等因素对汽车用合金化热镀锌IF钢表面摩擦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合金化热镀锌IF钢表面存在大量柱状ζ相的镀层表面, 其表面摩擦系数通常大于以粒状δ相为主的镀层表面;以柱状5相为主的镀层表面,当镀层表面存在大量尺寸较大的“火山口”状形貌时,其表面摩擦系数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季思凯  薛菲 《物理测试》2011,(Z1):121-124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电镀锌板表面暗条纹及冷轧基板对应缺陷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电镀锌耐指纹板表面暗条纹缺陷形成有三种原因:1)钢板次表面的冶炼缺陷经后续轧制露头后引起后续电镀锌层异常,形成黑色条带缺陷;2)热轧基板表面点状夹杂物露头(或热轧轧辊剥落物、富Cr的氧化铁皮压入),周边区域酸洗不完全,形成锈蚀产物后在后续轧制工序被轧入表面,引起电镀锌层异常形成条纹缺陷;3)热轧时表面局部温度偏低,在二相区轧制形成的高斯织构遗传到冷轧板,电镀锌时形成丝状斑迹缺陷。  相似文献   
7.
电池壳表面微小点缺陷特别是疑似"砂眼"缺陷已成为制约其产品质量的最重要因素。运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聚焦离子束和电解酸蚀法对电池壳表面常见的几类典型点缺陷表面、截面进行宏观和微观形貌观察。结果表明,钢中非金属夹杂(渣)物是造成电池壳表面点缺陷的重要原因,有害夹杂物临界尺寸下限推进至60μm。其爆发的宏观特征形貌规律,可成为加工单元人工挑拣的依据和失效分析的先期预判,成为进一步检验分析的指南。  相似文献   
8.
冷轧产品在汽车工业中多用于装饰外板,表面质量要求高,且冷轧产线较长,一旦发生产品质量问题排查缺陷源难度大,所以冷轧产品的缺陷分析在钢铁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某冷轧产线突发疑似氧化铁皮压入的表面缺陷,通过宏观分析、电子显微镜微观观察、利用能谱仪进行压入异物的成分测定、产线跟踪等途径,确定缺陷由酸轧异物压入引起,排除氧化铁皮压入的可能性。最终通过清扫缺陷产生的机组,并更换部分轧辊,使其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电解酸蚀方法将电池壳表面十微米级别"砂眼"进行处理,有效的暴露出表面"砂眼"缺陷掩盖的全部夹杂物,并使用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对其成分、形态、尺寸进行表征。结果证明,此方法能充分且安全的暴露夹杂物,有效避免了夹杂物的脱落,使得实验人员能快速的对肉眼无法精确定位的十微米级别"砂眼"缺陷进行缺陷分析。  相似文献   
10.
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镀锡板表面黑点形貌及其显微组织,应用X射线能谱仪分析了黑点成分,并对镀锡板的内部缺陷作了分析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缺陷是由镀锡原板中的含铝、钙和钠元素的氧化物夹杂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