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5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31篇
化学工业   29篇
金属工艺   26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伟刚  陈向明  左兴 《计算机仿真》2012,29(9):73-76,202
关于机场道面刚性结构参数识别问题,研究移动荷载作用下机场刚性道面识别系统中,传统弹性、粘弹性解析识别精度的不足,建立了移动荷载作用下弹性支承边界、弹性嵌固边界和实际边界条件下的道面板的运动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法、功互等定理的Kelvin粘弹性地基上道面板系统的识别方法。同时根据最小二乘法准则进行反演,拟合实测动挠度和理论动挠度,从而识别出地基反应模量K。经仿真与实测结果可知,改进方法在保证识别速度的前提下可以显著提高识别精度,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为机场刚性道面的设计、参数识别和质量评价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炭材料抗氧化研究进展:Ⅰ.实现炭材料抗氧化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炭材料抗氧化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评述,对浸渍法、涂层法、自愈合等抗氧化方法进行分类论述,并细致分析不同方法的抗氧化效果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锅炉吹灰器枪管环缝焊接机床的基本组成和工艺过程,设计了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电气控制系统和软件系统。该焊接机床由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气动装置和水冷系统组成。可编程控制器是机床控制系统的核心,能够时机床的外围设备展开精确控制,这些外围设备包括:弧压控制器、焊接电源、送丝机控制器、电动机和电磁阀等。实验表明,使用该焊接设备焊接质量显著提高,焊工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光纤Bragg 光栅的谐振传感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微悬臂梁对光纤Bragg光栅的振动传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其频率传感范围达到2.5kHz,并给出了实验拟合曲线。研究表明:光纤Bragg光栅反射波长漂移的扫描平均值△λ对微悬臂梁的谐振频率υn响应灵敏。  相似文献   
5.
需求工程是软件工程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其最终结果是软件需求规约。本文对需求工程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剖析,设计了一个基于决定的软件需求工程模型DBSREM,并给出了该模型的实现框架。DBSREM的运作需要知识环境,方法工具和实现技术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UNIX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探析其基本结构和主要特点;阐述了其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现有测试单丝纤维拉伸力学性能装置的优缺点,研究设计出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无需提前制样、拉伸纤维长度可调、非手工定位和夹持,工作效率高等优点的测试单丝纤维的拉伸装置.对单丝纤维的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原理论述后,装置根据单丝纤维尺寸及性能特点,采用导轨和推子组合结构实现单丝纤维在拉伸之前的定位,通过圆环形电磁铁提供夹头与T形滑块间的吸力,控制电磁铁线圈中电流的大小,调节夹头与滑块之间的夹持力,获得所需单丝纤维的有效夹持力,实现单丝纤维夹持.在此基础上,对测试装置中单丝纤维的定位、夹持、拉伸、测量部分进行了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8.
厦门±320 k V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该工程面临诸多难题。为此,探讨了该工程交联电缆及附件的选型原则、电缆运行温度、单段电缆长度、载流量截面、电缆敷设方式及交直流电缆共沟敷设等参数,为该工程构建中的技术难点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当该工程中直流电缆运行温度取70℃时,电缆具有较好的绝缘性能;当电缆导体的截面积取1 800 mm2时,载流量为1 617 A,满足工程要求;当单段电缆长度取962 m时,可减少电缆接头、降低工程造价;电缆附件应选择现场注塑式;暂态和稳态情况下,采用交直流电缆共沟敷设可以满足安全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航空航天等高精尖技术的发展,涂层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受到广泛关注。高性能涂层材料应用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可以提高效率、减少能源损失、增加使用寿命。与传统的大气等离子体喷涂(APS)技术相比,液相喷涂技术可以制备出纳米或亚微米级多孔结构涂层。综述了液相喷涂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喷涂形成机理、溶液的制备、涂层的微观结构及热稳定性能进行了分类讨论。首先,介绍了液相喷涂中悬浮液等离子喷涂(SPS)和溶液前驱体等离子喷涂(SPPS)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两者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进行比较说明;其次,对液相喷涂涂层的形成机理、溶液的制备以及工艺参数,对喷涂过程中液滴移动轨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不同涂层的组织结构、热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通过优化工艺条件,改善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提高液相喷涂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离心喷雾造粒、手工包覆法制备了CuAlNi/hBN(hexagonal boron nitride)复合粉体,并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CuAlNi/hBN复合涂层。采用SEM和EDX对涂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AlNi/hBN复合涂层为层状结构,涂层和基体间结合良好。700℃时,涂层中的Ni和Cu元素向钛合金基体中进行了少量的扩散,随着温度升高到800℃,涂层中大量的Cu、Al、Ni均向钛合金发生了扩散。在700℃时,涂层表面发生了少量的氧化,随着温度升高到800℃,整个涂层均发生了氧化,涂层表面氧化层从外到内分为两层,外层为Cu+Cu O层,内层为Cu O+Al2O3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