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传统暗通道先验去雾算法易产生明亮区域失 真、去雾图像整体偏暗等问题,提 出一种基于双通道及图像质量评价模型的去雾方法。首先,划分出图像的明亮区域与非明亮 区域;其次,利用双通道先验算法准确估计出大气光值;接下来,将暗通道先验的透射率作 为非明亮区域的透射率,在明亮区域单独构建透射率,将二者融合细化,得到带有参数的透 射率;最后,通过构造参数驱动图像质量评价模型,迭代选取最优的无雾图像。实验结果表 明,算法去雾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地抑制Halo效应,避免区域的失真,改善复原图像 的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ASC型浸渍活性炭原材料、制备过程、成品等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了一种对ASC型浸渍活性炭逸出氨气情况进行检测的方法,找出了各因素对产品逸出氨气的影响规律,并从中寻找到在不影响ASC型浸渍活性炭防护性能情况下降低逸出氨气的方法。在确保溶解性前提下降低含氨原材料加入比例能获得逸出氨气较小的浸渍活性炭,但直接影响氯化氰(RH80-80%)防护时间;适当增加煅烧时间及温度,产品的防护性能保持了最好的状态,产品中总的氨含量并未明显降低,逸出氨气总量却明显降低;在溶液及成品中添加硫酸铜作为氨气捕捉剂,对降低逸出氨气作用明显,但是都对氯化氰(RH80-80%)防护时间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3.
云南某含银铜矿石铜品位为0.78%,银品位为70.27 g/t,硫品位为19.83%。为了高效开发利用该矿石资源,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矿石中的铜主要以黄铜矿的形式存在,嵌布粒度粗细变化较大,以中粗粒为主,主要粒度为1~0.01 mm,80%以上分布在0.45~0.019 mm粒级;黝铜矿嵌布粒度微细,85%以上分布在-0.037 mm粒级;银主要赋存在黝铜矿中;硫主要以黄铁矿的形式存在。②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3%情况下采用2粗1扫流程混浮铜硫,铜硫混合精矿在磨矿细度为-0.037 mm占73.8%情况下1粗2精1扫流程分离铜硫,可获得铜品位为22.37%、铜回收率为90.28%、含银1 221.51 g/t、银回收率为54.72%的铜精矿,以及硫品位为41.86%、硫回收率为90.12%、含银55.75 g/t、银回收率为33.87%的硫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铜、硫、银的分离与富集。  相似文献   
4.
以炭基催化剂固废为原料,将碳酸钠助剂、薄水氧化铝黏结剂掺杂混配到固废粉体上,制备得到二次成型的固废吸附材料,通过动力管评价其对二氧化硫、硫化氢的吸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当薄水氧化铝添加量为50%、碳酸钠添加量为60%,100℃干燥6 h,制备的固废吸附材料对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具备最佳防护效果,分别可达70 min和49 min。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