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8篇
水利工程   5篇
无线电   3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雁同数字光纤电力调度通信工程的概况和运行试验情况,叙述了雁同工程系统和设备的主要特点与国内同类系统的区别,提供了工程的有关试验数据、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综述了变电站通信隔离的必要性和常规的通信隔离措施,详述了光纤通信的隔离方案, 理论分析和计算了变电站地电位升高的原因和数值,这些综述和分析旨在研究强电系统故障 情况下对通信影响的程度,尤其是在输电线短路、母线短路、雷击三种恶劣故障状态下,强 电对通信通道、强电对通信通道、设备和通信工作人员安全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光纤通信应用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介绍了第四代光电一体化的光纤数字传输 设备的特点以及光缆 产品高品质、多品种、标准化等方面的技术发展。这些新技术的发展 简化了电力调度光纤通信工程的设 计,设计人员可根据用户需求,采用积木式选择方式。文 中介绍了泰州供电局电力调度光纤通信工程的设 计。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光纤通信应用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介绍了第四代光电一体化的光纤数字传输设备的特点以及光缆产品高品质、多品种、标准化等方面的技术发展。这些新技术的发展简化了电力调度光纤通信工程的设计,设计人员可根据用户需求,采用积木式选择方式。文中介绍了泰州供电局电力调度光纤通信工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8.
适用于输电线路的光纤导线复合光缆包括复合相线和复合地线两类,分别可作为相线和地线,它们既是输电线,又是通信线,工程设计必须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目前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是架空地线复合光缆,英文缩写为OPGW。该种通信系统的工程设计既具有一般光纤通信系统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本文阐述其特性,工程设计内容,以及应用举例,综述了OPGW的特殊性、本质和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9.
波长在0.85μM附近的数字光纤通讯系统,近几年来在国际上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进入了实用化、商品化的阶段,国内在这方面也先后完成了一些试验段的工作,在这些数字传输系统中,采用的PCM数字终端设备,其传输制式和线路码型,原来都是按邮电市话或同轴电缆传输的要求而建议的,线路码型均为双极性的AMI码或HDB_3码,光纤这个大容量的信道实用化以后,为数字信号的传输开拓了非常宽广的前景,同时也必然带来了新的传输制式的问题,对于数字光纤传输系统在光路部分传输的码型有什么要求,现有常规的PCM数字终端设备与光端机设备之间的接口应采用什么制式最为经济可靠,对于这些问题,作者就电力系统光纤传输PCM30/32路信号的应用为例,分析了NEC公司的LE-1530S光中继器及其与国产PCM的接口方案,明确了在电力系统现场应用中,选用基群PCM原码加标志信号码作为PCM端机和光端机之间简单接口,并且光路传输也采用此码型,其最突出之处在于经济可靠,这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比较合理的。现在这种简易的传输制式已运用于电力调度通讯系统的几条数字光纤电路中,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深受现场用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波长在0.85μM附近的数字光纤通讯系统,近几年来在国际上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进入了实用化、商品化的阶段,国内在这方面也先后完成了一些试验段的工作,在这些数字传输系统中,采用的PCM数字终端设备,其传输制式和线路码型,原来都是按邮电市话或同轴电缆传输的要求而建议的,线路码型均为双级性的AMI码或HDB3码,光纤这个大容量的信道实用化以后,为数字信号的传输开拓了非常宽广的前景,同时也必然带来了传输制式的问题,对于数字光纤传输系统在光路部分传输的码型有什么要求,现有常规的PCM数字终端设备与光端机设备之间的接口应采用什么制式最为经济可靠,对于这些问题,作者就电力系统光纤传输PCM30/32路信号的应用为例,分析了NEC公司的LE-1530S光中继器及其与国产PCM的接口方案,明确了在电力系统现场应用中,选用基群PCM原码加标志信号码作为PCM端机和光端机之间简单接口,并且光路传输也采用此码型,其最突出之处在于经济可靠,这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比较合理的。现在这种简易的传输制式已运用于电力调度通讯系统的几条数字光纤电路中,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深受现场用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