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一类非平稳信号具有随机幅度的多项式相位信号的时延估计问题。充分利用信号的高阶循环平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高阶循环矩的时延估计方法。该方法容易实现,估计精度能有效地抑制加性平稳非高斯和任何高斯噪声。试验结果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合成纤维特别是聚酯纤维发展速度很快。因此,作为合成纤维染色的主要染料——分散染料,无论在品种与数量上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合成纤维均系疏水性纤维,聚醋类合成纤维分子长链中除两端有经基外,不含其它强极性基,因此吸水性很小,而  相似文献   
3.
超远距离目标的交叉定位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球面几何的角度入手,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球面三角定位算法。该算法运算量小,定位速度快,尤其适合于超远距离地面目标的定位。分析表明,目标距离比较远时,球面三角定位要比平面交叉定位的定位误差小得多。目标距离一定时,要使圆概率误差半径最小,侦察站和目标须成等边三角形配置。  相似文献   
4.
东南地区中新生代形成的盆岭构造,受控于盆岭区内业已存在的大型断裂系统,盆岭区内存在有北北东至北东向、近东西向、近北西向等3组主要断裂系统。根据区内盆地特征,可划分为地堑型盆地、铲状断层型盆地和变换-伸展型盆地3类。东南地区的盆岭构造总的面貌呈现南北纵向分块,东西横向分带之特征。形成中国东南地区盆岭构造的外部条件是滨西太平洋域的地球动力学演变,次要条件是西侧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及推挤。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盆岭构造特征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南地区中新生代形成的盆岭构造,受控于盆岭区内业已存在的大型断裂系统,盆岭区内存在有北北东至北东向、近东西向、近北西向等3组主要断裂系统。根据区内盆地特征,可划分为地堑型盆地、铲状断层型盆地和变换-伸展型盆地3类。东南地区的盆岭构造总的面貌呈现南北纵向分块,东西横向分带之特征。形成中国东南地区盆岭构造的外部条件是滨西太平洋域的地球动力学演变,次要条件是西侧印度板块向北移动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及推挤。   相似文献   
6.
南华北盆地黄口凹陷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口凹陷的区域地质、地震、钻井、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黄口凹陷的构造演化经历了5个阶段;,指出黄口凹陷内存在4套烃源岩和3套生储盖组合,其中最主要的烃源岩是石炭一二叠纪煤系;黄口凹陷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为黄口次凹的中、西部及商丘次凹,而黄口次凹中向杨集、砀山凸起的斜坡带是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适应情报系统的数据融合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并从数据融合面对的复杂对象出发,引出面向对象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详细论述了用面向对象的概念,思维放方法去分析数据融合系统问题空间,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技术去的构造数据融合系统的解空间,并给出了C^++编程模块及编程思路。  相似文献   
8.
波束置零能有效地抑制强干扰,因而成为数字波束形成(DBF)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然而由于通道误差等的存在使得零陷深度受到限制.首先提出了一种带零陷DBF的权值求解方法,然后从误差模型出发,分析了误差对零陷深度的定量影响,讨论了波束置零对旁瓣电平和比幅曲线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方法验证了该数学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弱信号情况下的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上升沿到达时间提取及脉宽测量方法。根据滤波器长度与信号脉宽之间的大小关系,分三种情况推导出相关计算公式。最后通过计算机实验验证了在低信噪比(SNR)、不同到达时间、不同脉宽条件下所提方法的均方根误差,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很好的参数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流层散射传播的超视距时差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远距离地面目标的平面时差定位误差大的问题,将对流层散射信号的传播路径经过一定的近似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流层散射传播的超视距时差定位技术。仿真结果表明,与平面内的时差定位相比,目标距离越远,超视距时差定位的优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